摘要
除图腾制度外,人们也常借助一定的动物来描绘自身的族群形象,华夏人民亦是如此。然而,与原住民的图腾制度不同,华夏人民用以描绘自身形象的动物不再被视为神圣的"祖源",而是作为"文化符号"传达出强烈的时代意义。如早期帝王将自己比作龙是因为"龙"具有一定的神性,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清末的"睡狮"、"醒狮"论等则带着民族救亡的目的;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则宣扬"狼性",强调民族的复兴与富强;叶舒宪的著作《熊图腾》则通过考证"熊崇拜",意在构建华夏古史的传说时代;电影《功夫熊猫》则从侧面显示了中国努力向外传达着"和平发展"的理念。
作者
阳玉平
张玉
Yang Yuping;Zhang Yu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ZW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