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金发凭借新诗集《微雨》给1920年代的中国诗坛带来现代主义的审美体验,"诗怪"的指认也逐步深入人心。李金发其后又陆续推出新诗集《为幸福而歌》和《食客与凶年》,展露并形成异于传统的诗歌风格。在1920年代至1990年代近80年的新诗选本里,收录的李金发诗歌的篇目和数量各不相同,数据不仅传递出迥异的遴选标准,还隐约烘托出不同时期的现代主义诗学,选本数据暗含萌生-渲染-隐逸-重建-彰显的阶段性特征,李金发现代主义的诗学流变既与时代语境契合,又同编选者的审美趣味关联,勾勒出聚散离合的发展轨迹。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8,共7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博士重大课题培育项目"中国现代新诗的‘颓废’审美--基于民国时期的读者批评文献"(18BSPY006)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20-1940年代读者批评与‘颓废’诗学的审美研究"(2018BS3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
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6ZDA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