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野草》出现的"大欢喜"概念,出自佛教,但被鲁迅改写其内涵。在"大欢喜"出现频率最高的《复仇(一)》中,鲁迅摒除了"大欢喜"包含的佛教具体义理,但认同其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认为只有接近了生命的真相,才可能真正实现"欢喜";同时鲁迅认同佛教关于"大欢喜"追求的层次性和超越性,认为只有不断的超越,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欢喜。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欢喜"成为确证生命和存在的方式,也是鲁迅追求精神独立中具有标识性的存在。鲁迅对佛教经典的改写,有其独创之处,同时也与晚清佛教复兴有很大关联。
作者
周维东
郭鹏程
Zhou Weidong;Guo Pengcheng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4-169,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乡村史视野中的鲁迅小说研究"(SK9Y20177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