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经济压力、文化差异、自我意识、所处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高校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封闭、焦虑、抑郁、偏执甚至对社会不满愤恨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及时关注和处理应对,不但会影响其大学阶段的身心健康、学习成长,还会影响他们将来走向社会以后的正常工作生活,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从加强经济资助、进行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环境、增强自我调适等方面进行帮扶和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4,共4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JD710099)
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首都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之都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KDB015)
中央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教学质量提升双向互动关系研究"
北京市教工委择优资助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党推进依法治国的经验与建设法治中国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