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物科学史实验教学的再创新——例谈“生长素的发现”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物科学史不仅是科学家思维与智慧的结晶,其中更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探究方法等教育资源。学生通过模仿科学家的"探究小麦胚芽鞘的向光性"探究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实验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再探究,从而实现对生物学史探究实验的从模仿到创新,并总结出实验实施的具体条件,节约了实验时间、实验成本,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
作者
高颖
机构地区
南京市行知实验中学
出处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年第12期20-21,29,共3页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关键词
生物
科学史
向光性
探究
创新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林细富.
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
.考试周刊,2015,0(60):137-13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1-67.
被引量:1
2
林善婷.生物科学史教育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百度文库.
被引量:1
3
王洪宾,王玉江.
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学史教育例析[J]
.中学生物教学,2010(1):51-5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
1
林细富.
基于生物科学史培育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J]
.中学生物教学,2022(27):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陈燕,王磊,俞佩芳.
小麦胚芽鞘和青菜幼苗的向光性探究实验[J]
.生物学通报,2009,44(7):44-46.
被引量:1
2
吴举宏.
像科学家那样探索——“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研究课的实录与点评[J]
.中学生物教学,2010(3):12-15.
被引量:4
3
许桂芬.
论证取向的实验教学尝试——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2014(12):8-10.
被引量:4
4
张贺玲,刘鸯,王绍明.
“进一步探究”环节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启示——以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2019(11):30-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袁晓娟,禹萍,王忠文,钟能政.
用小麦胚芽鞘进行“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系列探究[J]
.生物学通报,2020,55(10):36-39.
被引量:2
2
刘闪闪,何荣江,虞驰,赵沛荣.
再现鲍森·詹森实验中的思考与探究[J]
.中学生物学,2022,38(8):55-5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闪闪,虞驰,何荣江,赵沛荣.
胚芽鞘向光性的系列探究实验[J]
.生物学通报,2022,57(5):53-57.
2
国颖,薛良交.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特色课程的路径与实践——以《植物激素》课程为例[J]
.现代园艺,2022,45(20):178-180.
被引量:2
1
廖小芳.
数字逻辑电路层次性虚拟仿真实验设计[J]
.科技视界,2018(28):36-37.
被引量:1
2
陈伟新.
利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浙教版“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问题设计为例[J]
.中国教师,2018,0(10):76-79.
被引量:3
3
张玲玲.
论证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8,0(32):93-94.
被引量:2
4
黄冲.
“情景+问题”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以《生活中的透镜》一课为例[J]
.新课程(中学),2018,0(7):90-90.
5
刘利.
如何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技能[J]
.收藏界(名师探索),2018,0(7):39-39.
6
周人纲,韩雅珊,阎隆飞.
植物高度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J]
.作物学报,1983,14(4):267-273.
被引量:23
7
张安丽.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策略[J]
.中学教学参考,2018,0(32):66-67.
被引量:5
8
宋宁丽.
恪守原则,提升生物学互动教学的有效性[J]
.中学生物教学,2018(9X):28-29.
9
陈华丽.
“猜想-验证”式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0(10):74-76.
10
王晓莉,李兴海,杨晓宇,李纯义,王玉兰,徐红颖.
虚拟实验技术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广州化工,2018,46(22):147-148.
被引量:2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