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质能源的地位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
5
Status of Wooden Energy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ing p Prospect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木质能源是生物质能的一种,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木质能源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木质能源除提供燃料外,还有发展畜牧业、化学工业等用途,并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木质能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作者
祝学范
杨克美
机构地区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村能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2,共3页
Rural Energy
关键词
木质能源
开发利用
薪炭林
分类号
S216.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1
许传德.
我国薪炭林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防护林科技,1997,10(4):25-27.
被引量:2
2
张均,杨克美.
大范围薪炭林建设及综合效益浅析[J]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1):50-51.
被引量:4
3
郑勇奇.国际木质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家林业局西部地区木质能源研讨会论文集[M].,2000..
被引量:1
4
杨克美,何小东,唐伟.
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中的地位与薪炭林建设[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1):103-105.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杨克美.
多用途薪炭林的经营与利用[J]
.林业科技通讯,1994(8):23-24.
被引量:4
2
杨克美,张均.
从农村用能结构的变化看薪炭林建设如何发展[J]
.农村能源,1997(1):30-31.
被引量:1
3
安徽省林业厅.辉煌的五十年[J].安徽林业科技,1999,(4):1-2.
被引量:1
4
高尚武 马文元.森林能源研究[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1-3.
被引量:4
5
-.全国薪炭林研讨会文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89-199.
被引量:2
6
安徽省林业厅,安徽林业科技,1999年,4期,1页
被引量:1
7
张均,农村能源,1997年,1期,30页
被引量:1
8
全国薪炭林研讨会文集,1995年,189页
被引量:1
9
高尚武,森林能源研究,1991年,1页
被引量:1
10
高尚武,马文元.森林能源研究.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164,16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
1
宋文华,唐亚.
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J]
.可再生能源,2005,23(2):59-62.
被引量:11
2
赫晓霞,李文龙,张晓楠,朱慧武.
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某贫困山村薪炭林利用案例研究[J]
.生态环境,2006,15(1):99-102.
被引量:8
3
方升佐,万劲,彭方仁.
木本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对策[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B12):95-102.
被引量:13
4
高岚,李伟.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我国能源林建设[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B12):265-275.
被引量:8
5
苏宜虎.
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模式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75-77.
被引量:2
6
田峰.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在盐池贫困地区的应用与发展[J]
.农技服务,2008,25(10):132-132.
7
李丽,徐淑琴,田峰.
盐池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技服务,2008,25(11):128-129.
8
田志婵.
遵义市农村能源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技服务,2008,25(11):130-131.
9
祁伟.
湟源县薪炭林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9(9):102-102.
10
陈晶晶,张楚.
我国薪炭林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69-17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9
1
郭焕成.
中国农村能源与开发利用研究[J]
.经济地理,2004,24(4):502-504.
被引量:19
2
丁素珍,王孟杰.
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J]
.农业工程学报,1993,9(4):51-57.
被引量:18
3
谭振军,范俊岗,关正君,丁云瑞.
瑞典短轮伐期林业及其环境影响评价[J]
.辽宁林业科技,2004(6):33-36.
被引量:7
4
汪有科.
世界各国能源林的研究与发展综述[J]
.水土保持通报,1989,9(5):52-57.
被引量:9
5
倪献智,丛兴顺,马小隆,周仕学.
生物质热解及生物质与褐煤共热解的研究[J]
.煤炭转化,2005,28(2):39-41.
被引量:27
6
江淑琴.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与热解特性[J]
.太阳能学报,1995,16(1):40-48.
被引量:49
7
吕文,王春峰,王国胜,俞国剩,张彩虹,张大红,刘金亮.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1)[J]
.中国能源,2005,27(11):21-26.
被引量:66
8
蒋建新,陈晓阳.
能源林与林木生物转化能源化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5,18(6):39-44.
被引量:21
9
万劲,方升佐.
能源林的发展概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06(10S):14-17.
被引量:10
10
杨荣和.
薪炭林经营技术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1996,24(3):34-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赫晓霞,李文龙,张晓楠,朱慧武.
农户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与农村环境的变化:某贫困山村薪炭林利用案例研究[J]
.生态环境,2006,15(1):99-102.
被引量:8
2
高岚,李伟.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我国能源林建设[J]
.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B12):265-275.
被引量:8
3
张红霞.
生物质秸秆与煤混合的焦炭燃烧特性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10,28(2):127-129.
被引量:8
4
许宇星,陈少雄.
能源林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方向[J]
.桉树科技,2012,29(3):48-52.
被引量:1
5
吴伟烽,刘聿拯.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介绍[J]
.工业锅炉,2003(5):11-14.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王信,赵萱,刘璨,菅宁红,康燕.
国内外林业经济学科研究文献演进分析(1990-2019)——基于《林业经济》期刊高质量发展视角[J]
.林业经济,2021,43(11):26-48.
被引量:6
2
李国柱,安红梅,吕南诺,于歌.
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5):1164-1167.
被引量:5
3
齐国利,董芃,徐艳英.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现状、应用和前景[J]
.节能技术,2004,22(5):17-19.
被引量:13
4
肖波,郭勇,杨加宽,王秀萍,马承荣.
生物质粉体燃烧技术的初步研究[J]
.能源技术,2004,25(5):197-199.
被引量:14
5
张姝玉,王述洋.
生物燃油的特性及应用[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33(6):45-46.
被引量:3
6
李新禹,苏文.
生物质能用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可行性[J]
.能源工程,2005,25(4):14-16.
被引量:5
7
李新禹,苏文.
生物质能用于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可行性探讨[J]
.节能与环保,2005(9):9-11.
被引量:7
8
蒲舸,张力,辛明道.
王草的热解与燃烧特性实验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1):65-69.
被引量:51
9
蒋恩臣,何光设.
生物质热分解技术比较研究[J]
.可再生能源,2006,24(4):58-62.
被引量:12
10
王洪志,陈攀峰,刘朝,罗军.
生物质热解研究进展(综述)[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0(3):75-80.
被引量:13
1
吴旭刚,王述洋,杨杭旭.
木质能源利用现状[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7,35(9):4-6.
2
吕文,张彩虹,张大红,俞国胜,袁湘月,张兰,王莹,王国胜,于国续,刘金亮.
林木生物质原料发电供热技术路线初步研究[J]
.中国林业产业,2006(4):39-41.
被引量:2
农村能源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