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桩的震害及其破坏机制宏观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概述桩基的承载力较高,沉降量较小,在土建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静力设计上,桩基是一种重要的深基础;在抗震设计上,桩基是一项有效的抗震措施。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地基含有软弱土层时,常常是静力设计就要求采用桩基;
作者
张克绪
谢君斐
陈国兴
机构地区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1年第2期7-20,共14页
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基金
地震联合基金
‘桩基地震反应和破坏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
桩基
地震
灾害
抗震措施
破坏机制
分类号
TU43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128
1
冯士伦,王建华.
海洋平台桩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z1):3229-3234.
被引量:8
2
Scott A.Ashford,Teerawut Juirnarongrit.
Response of single piles and pipelines in liquefaction-induced lateral spreads using controlled blasting[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2,1(2):181-193.
被引量:8
3
王睿,张建民,张嘎.
液化地基侧向流动引起的桩基础破坏分析[J]
.岩土力学,2011,32(S1):501-506.
被引量:27
4
马亢,裴建良.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问题中桩身刚度的影响效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2):3626-3632.
被引量:4
5
戚玉亮,大塚久哲.
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群桩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2):1024-1027.
被引量:6
6
汪闻韶.
土工抗震研究进展[J]
.岩土工程学报,1993,15(6):80-82.
被引量:11
7
黄雨,八嶋厚,张锋.
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46-651.
被引量:40
8
陈幼平,周宏业.
斜拉桥地震破坏的计算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15(3):127-134.
被引量:18
9
王建华,冯士伦.
液化土层中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2005,26(10):1597-1601.
被引量:33
10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邵晓晖.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11):1334-133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8
1
高大,张会远,王海涛.
液化场地桥台地震破坏模式研究综述[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33(S1):147-153.
被引量:1
2
黄雨,舒翔,叶为民,唐益群.
桩基础抗震研究的现状[J]
.工业建筑,2002,32(7):50-53.
被引量:31
3
汪刚,景立平,李嘉瑞,何斌,尹志勇.
桩-土-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1,40(S02):3414-3424.
被引量:6
4
迟恒,王寿生,王维.
地下工程中用软化模量法分析土层震陷[J]
.市政技术,2022,40(1):32-37.
被引量:1
5
汪刚,景立平,陆新宇,齐文浩.
利用振动台试验确定土-桩体系基础频率的方法对比[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2,42(6):222-230.
被引量:2
6
汪刚,景立平,王友刚,涂健,齐文浩.
土性对土–桩–核岛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41(11):2353-2364.
被引量:4
7
吴九江,胡浩东,李艳.
可液化场地桥梁桩基震害及抗液化研究进展[J]
.工业建筑,2023,53(10):169-178.
被引量:1
8
余佳科,景立平,王展,陆新宇,齐文浩.
桩—土—钢、砼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试验对比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2024,19(1):151-159.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曹小林,周凤玺,戴国亮,龚维明.
激振荷载作用下桩基础动力响应的现场试验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23,45(S01):171-175.
2
蔡炎标.
土拱效应对桩-土竖向纵波稳态振动响应的影响[J]
.公路交通技术,2021,37(S01):14-20.
被引量:1
3
张振拴,杨树标,张涛,梁耀哲.
预应力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2,33(S1):79-84.
被引量:4
4
李艳艳,陈艳风,刘坤,韩红霞.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2(5):99-103.
被引量:4
5
张麒蛰,卓卫东,范立础.
高桩承台斜桩基础的地震反应数值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3,35(S1):100-104.
被引量:2
6
任九生,程昌钧.
粘弹性桩的混沌运动分析[J]
.力学季刊,2004,25(3):349-354.
被引量:3
7
黄雨,八嶋厚,张锋.
液化场地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46-651.
被引量:40
8
程昌钧,盛冬发,杨骁.
损伤粘弹性桩基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
.振动与冲击,2006,25(1):18-23.
被引量:4
9
黄雨,郝亮.
液化地基中桩的破坏机理研究进展[J]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2):184-189.
被引量:7
10
韩国庆.
改进Penzien模型中桩土间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J]
.建筑技术开发,2008,35(7):23-25.
1
胡李梅.
信息化时代办公建筑流动空间表达[J]
.建筑与设备,2014,8(1):18-19.
2
司阿玫.
宏观研究助力微观设计,批判态度参与中国城市问题——访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之一Nathalie de Vries[J]
.设计家,2010(5):30-37.
3
陈春珍,张金喜,徐金良,王小兵.
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J]
.建筑技术,2011,42(5):443-445.
被引量:6
4
施维克.
城市的战略环境──关于城市规划宏观研究客体框架体系的基本表述[J]
.华中建筑,1999,17(2):77-80.
5
热点书评[J]
.时代建筑,2010,53(4):176-176.
6
王瑾瑜,赵玉凤.
丘陵沟壑地区农村聚落基本形制的宏观研究[J]
.山西建筑,2009,35(29):57-58.
被引量:5
7
钟敏,吴听玲,胡辉.
基于经济学软件运算环境下商品住宅价格的宏观研究综述——以国内研究为例[J]
.电子游戏软件,2012(9):30-30.
8
李蓉(申银万国宏观研究部总监):金融危机持续到2010年以后[J]
.经济展望,2009(1):75-75.
9
王晓云,刘一格,胡雯拯.
合同状态差异视角下的索赔事件成立研究[J]
.工程造价管理,2016(4):55-59.
10
陆严冰.
基于历史文化环境研究建立京西古村落体系[J]
.北京规划建设,2014(1):72-79.
被引量:6
世界地震工程
199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