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雷电的防护方法基本上是沿用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其特点是利用自身的高度,将雷电吸引于针体,代替被保护物受雷击,这种防雷方式自富兰克林提出后,200多年来广泛用于国防,工业,气象和民用建筑等重要设施的防雷保护,虽然它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运行经验表明,在安装了完全符合规程的避雷针后,发生严重事故的例子仍屡见不鲜,仅以石油系统为例,因雷击引起的油罐起火就有秦皇岛油库(1978年8月,1989年7月),广东茂名炼油厂(1976年5月),南京炼油厂(1979年5月)等等20余起,其中,1989年黄岛油库的火灾损失最为严重,这些雷害都是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发生的,事实上,是由避雷针引雷作用所造成的,其主要问题在于,首先,避雷针不能提供一个十分肯定的完善的保护区域;其次,在避雷针遇受雷击时,无法防止雷电的二次效应,即静电感应过电压问题,电磁感应过电压问题和反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