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达与中日数学交往
被引量:
3
Kyokusujutsu in Wasan and Bud of Extremum Concept in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of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本世纪中日数学交流史上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周达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周达赴日进行学术交流的经过 ,分析了周达的数学工作与当时日本数学的联系 ,对于周达的数学成果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情况作了评述。
作者
冯立升
机构地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71,共4页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基金
数学天元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关键词
周达
中日数学交流
中国
日本
数学史
分类号
O1-09 [理学—数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李迪.周达与中日数学交流.中国科学史国际会议报告书[M].京都,1987.23-33.
被引量:1
2
胡炳史.周达的家世和业绩考略[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代钦.
王国维与我国近代数学教育[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5):70-72.
被引量:7
2
杨惠玉.
赫师慎关于中国不定分析研究之探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5):43-47.
被引量:2
3
茅以升.中国圆周率略史[J].科学,1917,3(4):411-423.
被引量:5
4
[英]李约瑟著 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被引量:2
5
解延年.三上义夫小传[J].数学通报,1985,(12):31-32.
被引量:1
6
[3]Joseph W Dauben,Christoph J Scriba.Writing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M].Boston MA:Birkhauser Verlag,2002.
被引量:1
7
[5]Florian Cajori.On the Chinese Origin of the Symbol for Zero[J].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1903,10(2):35-35.
被引量:1
8
[6]Yoshio Mikami.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in China and Japan[M].New York:Stechert,N.Y.1913.
被引量:1
9
[12]L Van Hee.The Ch'ou-Jen Chuan of Yüan Yüan[J].Isis,1926,8(1):103-118.
被引量:1
10
[13]Yoshio Mikami.The Ch'ou-Jen Chuan of Yüan Yüan[J].Isis,1928,11(1):123-1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刘秋华,郭金彬.
三上义夫的中算史研究及其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6):47-51.
被引量:4
2
刘秋华.
清末中日数学交流与中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26(5):76-80.
被引量:3
3
石路遥.
周达“中国定理”源流考[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4,43(3):307-31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秋华.
1947年以来中国现代数学史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7):86-93.
被引量:2
2
张建伟,冯立昇.
三上义夫对阳马术刘徽注的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4,43(2):239-244.
被引量:1
3
董志明.
论中国现代数学的早期奠基历程[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8):100-104.
被引量:2
4
张美霞,代钦.
关于圆周率π=3927/1250作者之争论[J]
.数学通报,2015,54(7):58-63.
被引量:3
5
王烟朦,孙显斌.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之溯源、流布与影响(1736-1921)[J]
.图书馆论坛,2022,42(10):141-149.
被引量:1
6
宝锁,萨日娜.
中国学界对日本科学史家三上义夫的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2,43(4):565-575.
7
李春兰,江黎霖,孔令翠.
晚清科学教科书翻译与新式学堂科学知识教育[J]
.上海翻译,2024(3):48-53.
1
许建飞.
n元集的k_i间隔r-组合[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3):6-6.
2
张庆.
电子计算机对数学科学发展的影响[J]
.内蒙古电大学刊,1995,0(S3):1-2.
3
王跃华.
浅谈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两个应用[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4(1):71-72.
被引量:3
4
程瑶.
数学建模与高等数学教学相结合[J]
.科技风,2014(13):225-225.
5
张健,朱哲.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高等数学的联系及教学思考[J]
.中学教研(数学版),2016,0(7):30-32.
被引量:1
6
谢芳.
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联系[J]
.昭通师专学报,1997,19(2):41-44.
被引量:3
7
张艳.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与矛盾[J]
.考试周刊,2012(43):57-58.
8
冯立升,王海林.
《梅氏历算全书》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6):827-830.
被引量:3
9
W. T. Gowers 李乔(译) 陆柱家(校).
怎样的数学工作被认为是平凡的[J]
.数学译林,2009(4):370-371.
10
刘晓兵.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联系及一些应用[J]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3(3):91-92.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