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59,63,共3页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参考文献2
-
1伯顿·R·克拉克 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63. 被引量:10
-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22.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20
-
1高娟,彭艳.Z理论在中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探讨——组织文化的视角[J].文教资料,2008(1):163-164.
-
2崔素芳,孙瑞晓,梁宏伟.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入世挑战[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9-12. 被引量:3
-
3杨明.论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及其矫正[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5-13. 被引量:15
-
4母小勇,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原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74-78. 被引量:15
-
5宋旭红.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41-43. 被引量:18
-
6龚波,杨熙.大学知识筛选机制与课程管理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5(1):63-65.
-
7和飞.尊学或崇术:高校办学理念的分野[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6):17-21. 被引量:7
-
8赵永芹.学术自由与大学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读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2):13-16. 被引量:3
-
9杨顺华,杨海濒.教育基本价值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6):14-17. 被引量:4
-
10乐军波.权力与权利冲突中的高等教育法制基本问题解析[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3(3):71-7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8
-
1罗世平.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界,2000(3):8-11. 被引量:212
-
2丁厚德.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国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3(3):52-56. 被引量:35
-
3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7,18(11):15-21. 被引量:103
-
4姚国成.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观的“六个透析”[J].教育与职业,2004(14):13-15. 被引量:34
-
5郭胜.以就业为导向 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05,18(3):40-40. 被引量:9
-
6周建珊.刍议泛珠三角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合作[J].教育与职业,2005(13):61-64. 被引量:2
-
7郭英林.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3):64-66. 被引量:23
-
8常叔杰,周军,周荣春.关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4,21(3):52-53. 被引量:22
-
9顾伟忠,刘兰.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21(1):74-78. 被引量:103
-
10路甬祥,王沛民.工业创新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2):7-13.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8
-
1袁翔珠.构建地方高校新的产学研运行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9):23-25. 被引量:10
-
2王成军,王沛民.是“产学研”还是“官产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1):28-33. 被引量:19
-
3薛培军,李宗泉.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动因[J].中州大学学报,2003,20(2):80-82. 被引量:12
-
4常叔杰,周军,周荣春.关于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4,21(3):52-53. 被引量:22
-
5符莎莉.浅析高职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之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6(4):191-192. 被引量:5
-
6廖镇卿.企业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0):29-30. 被引量:3
-
7徐华.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分析及改革建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127-129. 被引量:8
-
8朱仲邃.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地方高校办学体制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3(3):58-5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86
-
1李德宏,付祥云.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产学研研究计量分析及其热点展望[J].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9(1):86-98. 被引量:1
-
2张漫雪.开展特色办学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J].华章(初中读写),2007(10):122-122.
-
3吴新武.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109-113. 被引量:22
-
4何艳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州大学学报,2005,22(2):72-74. 被引量:1
-
5王晓玲,王信军.生物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4(3):38-39. 被引量:5
-
6王成军,黄宝东.基于SCI2000的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50-52. 被引量:8
-
7邱瑜.地方高校应彰显为地方服务的功能[J].航海教育研究,2006,23(1):37-39. 被引量:13
-
8唐耀彩.ESP教学理念在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8(2):7-10. 被引量:10
-
9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2):315-320. 被引量:42
-
10王成军,黄宝东,邱瑜.基于网络计量的三重螺旋比较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48-53. 被引量:6
-
1林知,卢建红.强化综合素质 培养合格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22):33-34. 被引量:6
-
2徐睿琛,胡志勇,牟占军.地方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89-90. 被引量:4
-
3黄威,许树沛.科学发展观与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J].学术论坛,2005,28(4):179-182. 被引量:5
-
4刘旭,叶巧先.论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J].现代大学教育,2005,21(1):98-101. 被引量:48
-
5蔡首生,李轶芳.试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创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5):27-28. 被引量:8
-
6王崴,王鑫.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分析[J].才智,2014,0(14):148-148.
-
7白波.建设“特色型”、“知名”地方高校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3-6. 被引量:2
-
8郭建博.地方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7(1):111-114. 被引量:7
-
9林兴岚.对高校人才外流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4(20):22-24. 被引量:3
-
10张英杰,王平,韩滨.地方高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