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合后未反应氯乙烯单体回收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
2
mer after polymeriz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聚合过程中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的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原工艺基础上增加自压、压缩、抽真空三阶段的回收 ,缩短了碱洗槽内升温、吹风时间 ,整个回收工艺采用数显、气动系统操作 ,使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回收率由 78%提高到 95 % ,每年可节约资金 2 75 .86万元 。
作者
窦亚臣
韩业梅
张莹
机构地区
哈尔滨华尔化工有限公司
出处
《聚氯乙烯》
CAS
2001年第5期20-21,共2页
Polyvinyl Chloride
关键词
聚氯乙烯
PVC
氯乙烯
未反应单体回收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黄志明,黄颖,张立锋,翁志学.
氯乙烯-无机纳米材料的原位聚合[J]
.聚氯乙烯,2000,28(6):21-24.
被引量:25
2
潘祖仁主编..高分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50.
3
[3]Pan Zuren, Shan Guorong, Weng Zhixue, et al. Kinetcs of Vinyl Chloride Polymerization With Initiator Mixture,PROCEEDINGS Third Joint China/USA Chemical Engineering Conference,Sept 25-28,2000,Beijing, China,10-008-012.
被引量:1
4
单国荣,翁志学,黄志明,潘祖仁.
氯乙烯聚合用引发剂的研究[J]
.聚氯乙烯,2000,28(1):31-34.
被引量:4
5
单国荣,翁志学,黄志明,潘祖仁.
过氧化物复合引发剂分解动力学模型及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11):1779-1781.
被引量:10
6
单国荣,翁志学,黄志明,潘祖仁.
复合引发剂体系引发下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模型及应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12):1928-1931.
被引量:10
7
潘祖仁等著..悬浮聚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7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陈宏刚,项素云,吕秉玲.
偶联剂及其应用[J]
.塑料科技,1996,24(1):15-20.
被引量:28
2
蔡启振 于在璋 等.-[J].合成橡胶工业,1982,(1):36-38.
被引量:1
3
潘祖仁.-[J].聚氯乙烯,1979,(3):8-13.
被引量:1
4
潘祖仁,悬浮聚合,1997年,57页
被引量:1
5
Xie T Y,J Vinyl Technol,1991年,13卷,1期,2页
被引量:1
6
Xie T Y,J Vinyl Technol,1991年,13卷,1期,2页
被引量:1
7
史悠彰,聚氯乙烯高分子化学的理论与实践,1988年,99页
被引量:1
8
潘祖仁,自由基聚合,1983年,96页
被引量:1
9
蔡启振,合成橡胶工业,1982年,1期,36页
被引量:1
10
潘祖仁,聚氯乙烯,1979年,3期,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6
1
熊传溪,董丽杰,汪庆刚,王涛,鲁圣军,向妮娅.
PVC的微发泡处理及PVC/CaCO_3的原位复合[J]
.过程工程学报,2004,4(4):347-351.
被引量:9
2
刘小强,闫军,杜仕国.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VC研究进展[J]
.塑料科技,2005,33(1):53-57.
被引量:18
3
黄珍珍,麦堪成.
聚氯乙烯/超细碳酸钙的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3,24(1):20-27.
被引量:1
4
熊传溪,鲁圣军,董丽杰,汪庆刚.
原位复合微孔PVC/纳米CaCO_3的工艺研究[J]
.化学建材,2005,21(2):22-24.
5
杨波,何慧,陈秀娉,贾德民.
PVC/弹性体/气相法白炭黑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J]
.塑料工业,2005,33(4):40-42.
被引量:6
6
马红霞,佘万能,何晓东,李耀仓.
PVC改性体系中无机填充剂与偶联剂的应用发展[J]
.聚氯乙烯,2005,33(4):7-9.
被引量:6
7
杨桂英,赵丽梅,姚芳莲.
加氢法与可控降解法生产的PP性能对比[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5,22(3):30-32.
被引量:5
8
包永忠,黄志明,翁志学.
氯乙烯聚合研究进展[J]
.聚氯乙烯,2005,33(5):1-4.
被引量:3
9
孔丽苹,潘海天,夏陆岳,蔡亦军,孙小方.
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引发体系优化[J]
.化工时刊,2005,19(12):1-3.
10
王琰,赵风云,王春芳,李彦菊.
原位聚合法改性纳米碳酸钙[J]
.河北化工,2007,30(5):17-1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
1
吴照和.
2万t/a MSP-3 PVC糊树脂扩产工艺[J]
.聚氯乙烯,2006,34(2):11-14.
被引量:1
2
张凯鹏,李文云,仇建锋.
氯乙烯单体的回收技术[J]
.中国氯碱,2008(7):40-42.
被引量:7
3
廖声立.
Honeywell DCS控制回路PID参数整定方法介绍[J]
.贵州化工,2010,35(5):45-47.
被引量:1
4
李瀚,陈浩.
PVC糊树脂工艺和市场分析[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3,21(1):17-19.
被引量:4
5
李军强,张延平,张淑坤.
聚氯乙烯聚合单体回收工艺技术探讨[J]
.中国氯碱,2017(7):23-25.
被引量:5
6
李守信,王跃利,金平,张文智,凌力.
吸附法回收氯乙烯工艺改进的研究[J]
.聚氯乙烯,2003,31(5):57-58.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李学文,张有麟,朱睿杰,装英鸽.
氯乙烯回收冷凝系统性能优化提升[J]
.聚氯乙烯,2022,50(7):43-43.
被引量:4
2
高泽远.
聚合后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回收工艺优化[J]
.中国盐业,2017(22):53-5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程刚.
氯乙烯合成危险化工工艺自动化改造方案[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11):131-133.
2
王多荣,包宏康,马宝琪,张仁宽.
聚氯乙烯聚合反应过程温度的控制对策[J]
.化工管理,2024(4):148-150.
3
郭益均,王龙,郑敏.
浅谈降低PVC回收压缩机自聚的方法[J]
.广东化工,2024,51(1):83-85.
4
赵建军,张峰杰,潘子鹤.
双碳背景下电石行业发展现状及电石法聚氯乙烯研究进展[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24,53(7):69-81.
被引量:1
5
鲜婧,王沭颖,慕明利,代成娜.
离子液体脱除低浓度氯乙烯的实验与流程模拟[J]
.中国环境科学,2024,44(10):5378-5387.
1
张国玉,刘中海,尹建平.
聚合未反应单体回收工艺比较[J]
.中国氯碱,2015(9):18-21.
被引量:1
2
张成德.
偏氯乙烯悬浮共聚后未反应单体回收方案探讨[J]
.中国氯碱,2002(10):22-23.
3
熊江华.
氧化装置空压机系统操作运行过程中的节能途径[J]
.聚酯工业,1999,12(4):60-62.
被引量:1
4
奚桐,辛斌杰.
聚砜酰胺/聚氨酯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与表征[J]
.材料导报,2015,29(14):63-67.
5
王权,方丹鹏.
浅谈PVC生产装置的节能降耗方案[J]
.聚氯乙烯,2006,34(4):42-45.
被引量:4
6
郝兴来.
硫化机温度数显系统的精度分析[J]
.中国橡胶,1997(17):21-23.
7
陈卓明,辛斌杰,吴湘济,汪晓峰,林兰天.
聚砜酰胺/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合成纤维,2011,40(12):1-5.
被引量:5
8
茂名乙烯优化橡胶装置产量创历史最高[J]
.广东橡胶,2009(5):30-30.
9
张莹,牛梅,薛宝霞,杨雅茹,李京京,戴晋明.
氢氧化镁/碳微球复合阻燃剂对PET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塑料工业,2015,43(4):102-105.
被引量:3
10
张涛.
前冷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操作[J]
.中国科技博览,2014(18):294-294.
聚氯乙烯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