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效应的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有效的合力,使其产生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效应,需要有统一的思想,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与支持,要力争扩大教育的正合力,减少负合力,正视开放的社会,正视国际社会的挑战,以利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
吴安蓉
机构地区
贵州民族学院美术系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03-105,共3页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合力效应
中国
邓小平理论
爱国主义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1
汪建.
社会活力:解放与创造[J]
.天津社会科学,1999(3):9-14.
被引量:24
2
潘玉腾.
论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二重性[J]
.福建理论学习,1998,0(1):25-26.
被引量:4
3
蔡茂华,林佩云,陈雄锋.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J]
.教育与职业,2006(23):78-79.
被引量:3
4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9.
被引量:2
5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被引量:24
6
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24.
被引量:21
7
[美]阿伦·C·奥恩斯坦,琳达·S·贝阿尔·霍伦斯坦,爱德华·F·帕荣克著,余强译.当代课程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被引量:5
8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被引量:1
9
[英]伯顿(Burton,G).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10
黄梅.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J]
.科教文汇,2006(11):19-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秦文臻,肖传兆,孔祥彬.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合力的方法探索[J]
.科教文汇,2009(1):88-89.
被引量:1
2
刘占祥,肖传兆,秦文臻.
新形势下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浅析[J]
.科教导刊,2011(13):134-134.
被引量:3
3
刘社欣.
合力与活力: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着力视阈[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7-12.
被引量:4
4
高琳.
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合力研究[J]
.现代交际,2018(9):141-14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贾春花,黄鸷,曲波,赵陈心.
公共危机事件下形成高校就业工作合力浅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4):282-283.
2
陈向凡.
基于“95后”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工作新思路探究[J]
.文教资料,2014(24):97-98.
被引量:28
3
孔祥彬,高平平,史维生.
职业化专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1+X”模式的设计[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128-132.
被引量:3
4
罗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5(6):23-23.
被引量:1
5
刘志,文学容.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探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35(2):117-120.
被引量:1
6
张丹丹,刘社欣.
微时代大学生自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51-56.
7
姜涛.
高校辅导员如何在特殊抗疫时期将“四个正确认识”落到实处[J]
.科学咨询,2020(41):124-125.
被引量:2
8
张焕.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育人路径探析[J]
.中国新通信,2024,26(18):224-226.
1
周洪芳,王秀彦,邱晓飞,赵曙东.
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404-407.
被引量:3
2
张玉峰.
素质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7):77-77.
3
马玉荣.
情感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合力效应[J]
.现代教育,2014(2):118-118.
被引量:1
4
陆艳华.
追求“合力”效应改进语文教学研究[J]
.成才之路,2016,0(15):81-81.
5
王书涛.
和谐共振——课堂教学的极致[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3):228-228.
6
徐江.
“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哲学应对——兼驳对哲化理解的责难[J]
.语文考试研究,2009(1):4-6.
7
董丽梅.
试谈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合力”效应[J]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3):87-87.
8
梁法军.
高中语文互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
.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0):18-18.
9
刘颖.
高校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效应研究[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6(4):83-86.
10
何霞.
本土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结合[J]
.学周刊(上旬),2013(8):184-184.
被引量:2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