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61-861,共1页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二级参考文献4
1 顾国浩.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与基因变异[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7,18(4):165-167. 被引量:18
2 汤钊猷.正确的诊断来自对临床资料全面和细致的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1997,1(2):7-7. 被引量:3
3 杨少波,王孟薇,尤纬缔,于国,陆应麟.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11(1):85-86. 被引量:1
4 赵世祯,赵慧玲,赵翠林,熊诗松,尚秀芬,黄艳兰,买凯.HBV_2血清模式回顾调查[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2,8(4):188-18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10
1 李怀祥.表面抗原测定低值弱阳性的临床价值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581-582. 被引量:2
2 孟庆义,苏琦.北京市448例不同行业体检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22-1423.
3 吴庆洲,黎经纬,刘光泽,陈媚娟,李秀梅,孔祥平.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HBcAg分布特性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2):81-83. 被引量:3
4 黄丹文.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临床的关系[J] .浙江临床医学,2000,2(12):857-858. 被引量:4
5 黄利华,黄祖瑚,蒋耀明,刘海肃.抗-HBs阳性不同血清学模式病毒学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4):173-175.
6 蒋红,农天雷.HBcAg作为乙肝病毒传染及复制指标的临床优势[J]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2):113-115. 被引量:1
7 姜玉章,余亚新,殷先德.HBsAg低值弱阳性的临床价值[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6):348-349. 被引量:3
8 王淑云,卜建朝,冯翠玲,来家骐.乙型肝炎患者病原血清学非典型表现的研究[J] .河北医药,2003,25(2):119-120. 被引量:2
9 朱平安,朱红秋,申群喜,祝玲玲,谭萍,施培瑶,张松.HBs 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病毒学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110-111. 被引量:5
10 吴香敏,姜玉章,余亚新.HBsAg低值弱阳性的临床价值探讨[J] .右江医学,2003,31(6):542-5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
1 李金明.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1053-1056. 被引量:28
2 袁红,黄文方,杨明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室内质控的几个问题[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8-30. 被引量:10
3 郑怀竟.免疫学检验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 被引量:8
4 Ricos C, Garcia-Victoria M, de-la-Fuente B. Quality indicator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the extra-analytical phase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J]. Clin Chem Lab Med, 2004, 42(6): 578- 582. 被引量:1
5 严根兴,查荣宝.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室内质控结果分析[J]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2):174-1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1 黄舒婷.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 .中外医疗,2009,28(24):122-122. 被引量:31
2 江桂芬,周志凌.他克莫司室内质控失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1):1126-1126. 被引量:1
3 王双进.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 .甘肃医药,2010,29(6):692-694. 被引量:2
4 宋芳,陈明凤,覃涛.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2):86-86. 被引量:5
5 胡海燕.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21-2721. 被引量:15
6 朱中梁,汪宏良,马娟.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与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32-1333. 被引量:16
7 帅奉飞.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786-787. 被引量:25
1 单明华.对灭活乙肝病毒的HBsAg测定[J] .实用医技杂志,1996,3(5):323-323.
2 庄婧,张海燕.两种方法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HBsAg测定结果对比分析[J] .世界中医药,2015,10(A01):172-173.
3 钱厚明,赵江燕,葛小扬,丁昌平.HBsAg测定中CO值±30%样本的复检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03,16(2):101-102. 被引量:7
4 韩惠云,郭超群,李运琴,王文莉.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在无偿献血现场中的应用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4):224-225.
5 汪进,罗伟.链霉亲和素-生物素-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HBSAg测定中的应用[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8,13(4):213-214. 被引量:4
6 邹龙珍,曾敏.护理干预对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8,9(8):117-118. 被引量:2
7 柳青,冯桂湘,林裕龙.IL-6、IL-12联合检测在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 .肝脏,2001,6(S1).
8 熊娟.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CR的关系[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815-2816. 被引量:1
9 周娴.浅谈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家庭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0). 被引量:1
10 袁鹏,李毅,李荫桂,吕枫.HBsAg测定ELISA一步法与两步法的结果比较[J] .职业与健康,2012,28(3):317-318.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