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0,共3页
Education and Vocation
同被引文献19
-
1胡兆明,王家华.职业技能型模块式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47-50. 被引量:4
-
2王明伦.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定位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6):51-53. 被引量:19
-
3李延平.中英两国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案例比较研究[J].东疆学刊,1999,16(2):9-15. 被引量:6
-
4李振波.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发展概要[J].全球教育展望,1998,28(1):19-23. 被引量:2
-
5石伟平.英国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J].全球教育展望,1997,27(2):52-59. 被引量:15
-
6张裕果.关于制定职业高中课程标准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1999,20(15):44-45. 被引量:5
-
7舒莹.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95-98. 被引量:25
-
8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1):65-69. 被引量:79
-
9胡艳曦,官志华.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31):248-250. 被引量:61
-
10吕红,石伟平.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1):85-91. 被引量:53
二级引证文献6
-
1焦斌,何锡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理论思考[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4,7(1):35-40. 被引量:2
-
2彭惠芳,戴远威.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6-8. 被引量:2
-
3任爱珍,刘荣才.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1):50-53. 被引量:17
-
4田宁,赵楠.海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9-10.
-
5王力学.德国职业教育“双师”队伍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1,9(2):84-92. 被引量:1
-
6曾文思.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体系构建的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3,7(2):66-70. 被引量:2
-
1李文政.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4):39-41. 被引量:3
-
2对发展福建交通职业教育的探索[J].交通职业教育,2000(4):7-8.
-
3染会禄.建设特色鲜明的高等事业教育[J].支部生活(山东),2009(11):46-46.
-
4李中国.韩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10):60-61. 被引量:2
-
5宁金友,杨广泉.管理出效益 改革促发展[J].教育与职业,1999(8):42-43.
-
6张磊.以邻为鉴 以法治教——《终生学习振兴法》的启示探究[J].成人教育,2013,33(6):127-128.
-
7万善正.以法治教,发展职教事业[J].上海教育,1996,0(10):29-30.
-
8叶春生.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江苏高教,1999(1):6-10. 被引量:5
-
9黄鸿鸿.高等事业教育办学模式模式的国际比较[J].教育世界,2001(2):101-104.
-
10姜俊和,王晓茜.论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9(1):43-45.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