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余华的世界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九十年代后期,先锋文学步入了整体的衰微,海内外却掀起了一股余华热,余华的创作对于整个先锋文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余华试图在作品中呈现人存在的本质,余华前期的创作表现了人的自在的存在,后期创作则表现了人的自为的存在。
作者
彭恒礼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宣传部
出处
《中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36-37,共2页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先锋文学
余华
存在主义
存在
本质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2]W·考夫曼:《存在主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被引量:1
2
余华 杨绍斌.《文学谈话录》[J].当代作家评论,1999,:11-11.
被引量:1
3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三联版.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钱钰.
儒与道的徘徊——从《春月》和《活着》看传统文化的复归[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52-54.
被引量:1
2
肖慧君.
尴尬的“存在”——从余华小说世界看“新写实”小说创作中存在主义审美表征和困境[J]
.襄樊学院学报,2004,25(1):48-51.
被引量:4
3
胡修江.
孤独生命的诗意阐释——漫论余华小说的生命意识[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1):14-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章立群.
浅析九十年代余华的归去来兮——以《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109-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赖勇.
浅析20世纪90年代余华创作思想的“归去来兮”[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9):100-101.
1
鲁效翠.
选择的自由及存在的意义——论威廉·戈尔丁的《蝇王》[J]
.北方文学(中),2012(6):47-47.
2
刘雨薇.
从存在主义视角下解读奶娃的自我超越[J]
.青年文学家,2015(8X):64-65.
3
童敬东.
以存在主义的视角看玛丽的人生选择——《通往大城市的路》解读[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88-90.
被引量:1
4
宫玺.
加冕名单的变化[J]
.文学自由谈,2000(5):57-58.
5
宋晓佳.
萨特《恶心》与对存在的体验[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10):46-47.
6
郭勤.
简论《专使》中的存在主义哲学观[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3-56.
7
常金秋.
诗性的写作——论王安忆九十年代后期的小说叙事[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5(1):86-87.
8
郭建光.
仰望星空时双脚要踏在大地上[J]
.视野,2013(16):40-41.
9
张勇.
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分手之后[J]
.新文学史料,2005(3):172-178.
10
邓治,彭凌.
自为历程中的抉择与责任——爱德娜的存在探询之一[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31-133.
中州大学学报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