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丹溪学说在明代前期的发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代前期医学,集中体现了丹溪弟子对丹溪学说的发展。戴元礼首先把“阳有余阴不足”引向气血,以气血虚衰论病理,论治疗,戴氏、王履师承丹溪,获其亲炙,偏于继承;刘纯、虞抟私淑丹溪,亦宗其学,重视养阴;王纶也重养阴,但不尚寒凉而提出温化养阴;汪机则在戴氏重视气血的启发下,系统阐明了营卫气血理论,对阴阳气血的互根,联系论述较全面,一改丹溪养阴降火,而倡导温阳益气,尽管治法方药未完备,也预示着温补风气的发迹。
作者
薛益明
丁光迪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
出处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丹溪学说
医学史
中医流派
历史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2
1
张庆祥,刘承才.
《格致余论》养生学思想初探[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9(4):20-21.
被引量:1
2
尤虎.
浅谈朱丹溪、张景岳之阴阳观[J]
.国医论坛,2004,19(4):46-47.
被引量:4
3
高启龙.
试论朱丹溪“清养”脾胃思想[J]
.江苏中医药,2004,25(11):4-5.
被引量:7
4
陆晓东,胡松春,蒋新新.
王纶学术思想及其医学成就[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16-18.
被引量:4
5
夏永良.
论朱丹溪“人之情欲无涯”致阴虚[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35-36.
被引量:5
6
姚石安.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研究述评[J]
.中医杂志,1994,35(2):112-114.
被引量:31
7
陈利琳.
从《格致余论》看朱丹溪的养生思想[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2):43-46.
被引量:3
8
卢泰祥,张恩罴.
鼻咽癌的局部扩展途径与咽旁结构[J]
.癌症,1989,8(5):410-412.
被引量:3
9
傅三兴.
管窥朱丹溪学说成因及对后世的影响[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1):6-6.
被引量:1
10
马伟忠.
浅谈朱丹溪的脾胃论治思想[J]
.中医文献杂志,2006,24(3):15-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汪文来,鞠大宏,张玲,王震,赵红霞,尹俊县.
从大补阴丸探讨朱丹溪养阴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的现代研究与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2):2162-2164.
被引量:9
2
朱绍祖.
明清时期医学“四大家”的建构历程及其演变[J]
.安徽史学,2019(1):28-35.
被引量:10
3
孟依临,王彤.
从《明医杂著》浅析王纶学术思想[J]
.环球中医药,2022,15(1):49-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程小真,王荣.
金元四大家论治便秘特色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2):193-195.
被引量:2
2
刘晓梅,包.照日格图,庄馨瑛,却翎,田长江.
浅论“苦能坚阴”——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3591-3594.
被引量:5
3
张满燕,沈科,沈红,李琳.
大补阴丸对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孩之正常青春期后续乳房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6,25(1):115-117.
被引量:5
4
郑可男,郑晨,林栋,林慧光,陈建仁.
援易解医论李东垣“阳升阴降”与朱丹溪“阴升阳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9):1166-1168.
被引量:3
5
李载阳,代芳.
代芳教授应用大补阴丸的临证经验[J]
.现代中医药,2018,38(1):4-6.
被引量:4
6
张田生.
清代仲圣文化及其对温病知识的形塑[J]
.清史研究,2020(1):79-91.
被引量:5
7
覃骊兰,张德龙,郑伟灏,马淑然.
刘燕池养阴学术特色浅析[J]
.环球中医药,2020,13(9):1572-1573.
被引量:1
8
曾晶,李定祥.
浅析张从正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J]
.广西中医药,2021,44(1):47-50.
被引量:5
9
戴梦,刘杰,盛昭园.
中国历代医家对虚劳病的认识之回顾与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21,14(4):627-630.
被引量:20
10
刘天亮,董诚明,高启国,张江山,齐大明,徐晓丽,李江华.
以忍冬为例浅论古籍考证思路及考证拾遗[J]
.中草药,2021,52(7):2163-2177.
被引量:6
1
薛益明.
丹溪学说与明代前期医学思想[J]
.中华医史杂志,1990,20(4):200-202.
2
杨金苹,田代华.
丹溪学说中的阴虚体质思想[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3):27-30.
被引量:1
3
石鉴玉.
理伤续断化痰瘀——石氏伤科与丹溪学说[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27(7):33-35.
4
杨杏林.
论戴思恭对丹溪学说的贡献[J]
.吉林中医药,1990,10(3):38-39.
被引量:3
5
丁环英,康旭卉.
浅谈小儿“脾常不足”[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8):29-29.
被引量:7
6
张红梅,陈雪功,胡建鹏,高洁,刘凯凯.
新安医家“温补重脉诊”临床经验探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6):11-12.
被引量:8
7
刘洪琼.
试论丹溪治痹五方[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4):360-361.
被引量:3
8
程春颖,赵援非.
浅议小儿“肝常有余”[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112-113.
被引量:8
9
汪剑,和中浚.
《银海精微》丹溪学术思想探骊[J]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9):504-506.
被引量:2
10
叶瑞华.
丹溪学说在治疗神经科疾病中的临床运用[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2):185-185.
被引量:1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