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丹溪学说在明代前期的发展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明代前期医学,集中体现了丹溪弟子对丹溪学说的发展。戴元礼首先把“阳有余阴不足”引向气血,以气血虚衰论病理,论治疗,戴氏、王履师承丹溪,获其亲炙,偏于继承;刘纯、虞抟私淑丹溪,亦宗其学,重视养阴;王纶也重养阴,但不尚寒凉而提出温化养阴;汪机则在戴氏重视气血的启发下,系统阐明了营卫气血理论,对阴阳气血的互根,联系论述较全面,一改丹溪养阴降火,而倡导温阳益气,尽管治法方药未完备,也预示着温补风气的发迹。
出处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0-13,共4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