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近代气象理论对内蒙古强降雪过程的预报试验(上)——对称不稳定性分析
出处
《内蒙古气象》
2000年第1期18-24,共7页
Meteorology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基金
"内蒙古春季大暴雪预报方法研究"课题资助
-
1王建中,李彰俊,姜学恭,温市耕.运用近代气象理论对内蒙古强降雪过程的预报试验(下)——对称不稳定性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0(2):15-19.
-
2雷海英,俞承城.钻孔不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1992,4(3):16-21.
-
3张志刚.北川县某山坡潜在不稳定性分析[J].水电与新能源,2010,24(1):16-20. 被引量:1
-
4吴哲红.一次西南地区暴雨的湿位涡及不稳定性分析[J].贵州气象,2006,30(2):17-19. 被引量:1
-
5吴哲红,王兴菊,陈贞宏,杨忠明.贵州西南部一次暖区暴雨不稳定性分析[J].贵州气象,2012,36(6):5-10. 被引量:9
-
6常兆丰,马中华,王大为,韩福贵,段晓峰,王强强,张剑挥.民勤荒漠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6,33(3):601-608. 被引量:7
-
7张平中,王先彬,王苏民,陈践发,方小敏,刘光秀.青藏高原东部末次间冰期气候不稳定性分析[J].科学通报,1998,43(1):17-21. 被引量:10
-
8李志安,钟建华.地幔热力不稳定性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22(4):353-360.
-
9董力耘,袁业立.表面粗糙度对海浪成长率的影响[J].黄渤海海洋,1997,15(1):1-7.
-
10SrideviJadi,S.Sarkar,杨健.斜坡不稳定性分类的统计模型[J].世界地质,1997,16(1):83-88. 被引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