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0
-
1牛卫萍,牛卫东,郭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南缘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43-45. 被引量:3
-
2何彤慧,王乃昂,黄银洲,程弘毅.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8(2):108-111. 被引量:6
-
3王海军,靳晓华,李海龙,张勃,戴声佩.基于GIS和RS的中国西北NDVI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耦合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194-203. 被引量:43
-
4王占军,邱新华,唐志海,石海霞,赵婧婧.宁夏1999—2009年土地荒漠化演变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沙漠,2013,33(2):325-333. 被引量:22
-
5段翰晨,王涛,薛娴,孙家欢,杨林海.基于RS与GIS的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J].中国沙漠,2013,33(2):470-477. 被引量:49
-
6关文彬,曾德慧,姜凤岐.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J].生态学报,2000,20(1):93-98. 被引量:18
-
7董思言,高学杰.长期气候变化——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1):56-59. 被引量:141
-
8程晓莉,安树青,陈兴龙,李国旗,刘世荣.鄂尔多斯草地荒漠化过程与植被生物量变迁的关系[J].林业科学,2001,37(2):13-20. 被引量:14
-
9慈龙骏,杨晓晖,陈仲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影响[J].地学前缘,2002,9(2):287-294. 被引量:62
-
10刘滨谊,王南,戴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以甘肃环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4):1-5. 被引量:7
-
1数字国土[J].国土资源,2008(2):42-43.
-
2防治荒漠化:技术条件趋于成熟[J].气象软科学,2008(2):195-195.
-
3段七零.我国荒漠化危害猛于“洪魔”[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0(10):27-27.
-
4陈军.沙漠日益侵蚀人类生存空间[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0(10):22-22.
-
5李康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美国防治荒漠化最新进展:恢复大盆地的倡议(2006)[J].世界环境,2006(4):42-43. 被引量:1
-
6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副主任王信建致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J].草业科学,2008,25(9):8-12. 被引量:4
-
7嘉澍.2006国际防治荒漠化年[J].上海集邮,2006(9):7-8.
-
8高国雄.中国北部沙尘暴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178-180. 被引量:7
-
9曲海华.防治荒漠化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摘要)[J].中国绿色画报,2009,0(11):62-63.
-
10汤家礼.应对气候变化,防治荒漠化和干旱[J].海洋世界,2009(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