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于1999年1月18~22日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参加了"北京旧城保护整治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北京旧城保护规划》的学术报告。自1996年以来,我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建立了正式的合作关系,并开始对北京旧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保护地区——钟鼓楼地区的保护与整治研究进行课题合作。我院建筑与城市研究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北京旧城的保护与整治研究工作,早就对什刹海、南锣鼓巷、北锣鼓巷等重要地段进行过规划、设计研究,其中南锣鼓巷菊儿胡同改造工作就是这些研究代表成果和结晶。1995年我负责对北锣鼓巷包括钟鼓楼、北中轴地区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该地区的人口、房屋、用地、环境、人文历史、功能活动,社区管理、街区建设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钟鼓楼地区保护整治战略,以此改变北京市1992年通过的"北京市总体规划"中将该地区全部平房拆除,改造为城市绿地的规划设想。目前这一设想已成为北京城市规划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
作者 张杰
出处 《国际学术动态》 2001年第3期72-73,共2页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evelopments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