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劳伦斯和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被引量:4
摘要
简单介绍了劳伦斯发明回旋加速器的过程 ,分析劳伦斯取得成功的原因 ,阐明在未来物理学的发展中 。
出处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1-43,45,共4页
College Physics
参考文献5
-
1魏凤文,申先甲著..20世纪物理学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464.
-
2(美)埃米里奥·塞格雷.从X射线到夸克--近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247. 被引量:2
-
3-.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集物理学第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69-370. 被引量:1
-
4郭亦玲 沈慧君.诺贝尔物理学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84. 被引量:1
-
5(美)赫伯特·蔡尔兹著,陈家宁,姚琮译..一个美国天才:回旋加速器之父劳伦斯传[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624.
同被引文献21
-
1方芳,刘战存.劳伦斯对回旋加速器的研究[J].大学物理,2007,26(3):49-53. 被引量:3
-
2张三惠主编.大学物理(第一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3Dardo M.Nobel laureates and twentieth century phys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204-209. 被引量:1
-
4Magill F N.The Nobel prize winners--Physics,Vol.2.[M].Pasadena:Salem Press,1989:484-493. 被引量:1
-
5诺贝尔奖基金会编.诺贝尔奖获得者演讲集(物理学,第二卷)[M].宋玉升,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67-386. 被引量:1
-
6Lawrence E O,Livingston M S.The production of high speed light ions without the use of high voltages[J].Phys Rev,1932,40(1) ;19-25.5 被引量:1
-
7Livingston M S.History of the Cyclotron[J].Phys Today,1959,12(10):18-23. 被引量:1
-
8Lawrence E O,Edlefsen N E.On the production of high speed protons[J].Science,1930,32(1867):376-377. 被引量:1
-
9Oliphant M L.The two Ernest--I[J].Phys Today,1966,19(9):35-49. 被引量:1
-
10Lawrence E O,Livingston M S.The production of high speed protons without the use of high voltages[J].Phys Rev,1931,38(4):8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
1方芳,刘战存.劳伦斯对回旋加速器的研究[J].大学物理,2007,26(3):49-53. 被引量:3
-
2潘彩娟.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J].百色学院学报,2011,24(6):134-137.
-
3李政,丁益民,杨翔宇,向倩.基于HPS理念的高校物理学科课程思政[J].物理通报,2022,51(5):71-74. 被引量:3
-
4赵飞,高策.粒子加速器的四次革命——从核嬗变到希格斯粒子的发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46(2):52-60.
二级引证文献6
-
1陈芳,龙云飞,童述明.基于HPS教育的人教版、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对比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4(6):82-86.
-
2胡新华,张振华,俞冬丽,杨绍荣,王科荣.基于HPS教育的职业教育本科“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6):10-15.
-
3赵飞,高策.粒子加速器的四次革命——从核嬗变到希格斯粒子的发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46(2):52-60.
-
4贺卓然,丁益民.以培养“科学精神”为导向的高校物理课程思政探讨[J].物理通报,2024(7):62-65.
-
5王玉婷,邢红军,童大振.彰显物理过程的回旋加速器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2019,0(13):34-37. 被引量:1
-
6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欢迎投稿订阅[J].中学物理,2019,0(13):37-37.
-
1张昌芳.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诺贝尔奖得主查德威克[J].大学物理,2001,20(6):42-45.
-
2马思远.数学建模思想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应用的实例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20):412-412. 被引量:2
-
3秦克诚.邮票上的物理学史(55)——核能作为动力[J].大学物理,2003,22(1):44-47.
-
4闫正武,李新乡,孔祥木.热学课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验[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0(S2):79-80.
-
5陈春先.纪念H.P.Furth教授——回忆中美核聚变交流第一页[J].物理,2002,31(7):466-466. 被引量:2
-
6曾安军,焦辉东.关于线性规划的鞍面算法的一反例[J].运筹学学报,1989(2):65-66.
-
7张秀英,王艳萍,李海燕.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9(1):47-48. 被引量:7
-
8秦克诚.邮票上的物理学史(58)——加速器·物理实验的大型化[J].大学物理,2003,22(4):47-48.
-
9朱刚英,戴志祥.数学解题的特殊化策略[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8(1):31-33.
-
10方芳,刘战存.物理学:物理学史:劳伦斯对回旋加速器的研究[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