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综述与分析
被引量:2
出处
《上海土地》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Shanghai Land
同被引文献7
-
1刘力,邱道持,粟辉,曹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887-890. 被引量:122
-
2孙志波,许月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20-6021. 被引量:24
-
3陶志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1-5. 被引量:317
-
4董黎明,袁利平.集约利用土地——21世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5):6-8. 被引量:134
-
5王英.21世纪的城市关于城市未来的柏林宣言[J].城市规划,2000,24(12):7-8. 被引量:8
-
6许树辉.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67-69. 被引量:70
-
7章牧,骆培聪,颜志森,程炯,朱鹤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4):105-109. 被引量:53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李媛,马梅花,贾科利.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潜力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397-401. 被引量:2
-
2周飞,陈士银,钟来元,吴雪彪.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清远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9,11(5):56-60. 被引量:12
-
3曾祥坤,李贵才,赵新平,罗婷文.用地空间结构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尺度效应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9,31(12):2130-2136. 被引量:3
-
4廖青月,陈宗祥,刘友兆.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观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2):1089-1092. 被引量:6
-
5赵小汎,王丹,佟鑫,石浥尘.辽西北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科学利用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545-548. 被引量:1
-
6周伟,曹银贵,乔陆印.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西宁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4):84-90. 被引量:49
-
7程龙,董捷.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指标法的武汉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183-187. 被引量:14
-
8葛小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福清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3):8020-8022. 被引量:2
-
9薛展鸿,冯艳芬.基于DPSIR模型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5):13-16. 被引量:5
-
10莫维燊,杨小雄,韦庆思.中心城区居住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以广西岑溪市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21-126. 被引量:3
-
1朱文奇.城市长远发展必须推行集约用地[J].中国房地信息,2007(7):32-33.
-
2城市案例[J].领导决策信息,2004,0(44):16-16.
-
3史兴旺.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综述与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6):84-89. 被引量:3
-
4周艳菊,邱莞华,王宗润.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J].系统工程,2006,24(3):1-7. 被引量:120
-
5刘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5):37-38. 被引量:4
-
6朱模.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与法人治理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X):93-93.
-
7路琳.团队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效果: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27(3):16-24. 被引量:6
-
8北京普宅认定标准今起放宽:5环内总价468万元[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4,0(19):1-2.
-
9何跃美.韶关市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韶关师专学报,2000,21(3):46-49.
-
10陈之泉.谈旧城改造[J].广东经济,1999,0(3):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