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国家神话:何其芳诗学道路的文化归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何其芳的诗学道路典型地反映了 2 0世纪中国老一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心路历程。研究何其芳的诗学道路 ,对于我们反思 2 0世纪各种复杂文学现象 ,开创 2 1世纪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应当运用文化诗学的批评方法 ,将何其芳的诗学道路置于中国百年文学发展的整体背景下 ,从话语语境、作家心态、文艺生态等方面对其进行重估。何其芳的诗学道路上尽管有着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 ,但却存在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民族国家神话”的文化内涵。这是解开何其芳诗学活动一切问题的关键。
作者
彭松乔
机构地区
武汉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5-61,共7页
关键词
何其芳
诗学
文化归属
文化诗学
民族国家神话
话语语境
写作心态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庄锡华.
理论生态与归属困惑——20世纪文艺理论的思考[J]
.文学评论,2000(5):68-76.
被引量:4
2
王一川.
九十年代文论状况及修辞论批评——兼谈中国形象诗学研究[J]
.山花,1998(6):72-76.
被引量:2
3
何其芳著..何其芳文集 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17.
4
何其芳著..何其芳诗稿 1952-1977[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154.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学术月刊》一九九八年分类总目录[J]
.学术月刊,1998,30(12):110-113.
被引量:4
2
徐宗勉.
回忆周扬为《邓拓文集》写序[J]
.百年潮,1999,0(12):47-49.
被引量:2
3
李辉.
摇荡的秋千——关于周扬的随想[J]
.读书,1993,0(10):31-38.
被引量:10
4
朱丕智.
周扬与胡风的“典型”之争[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7(4):109-11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
1
石海峻.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J]
.外国文学评论,2002(3):14-22.
被引量:13
2
陈峰.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再认识[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3-139.
被引量:3
3
肖明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理论转型问题考察[J]
.文艺评论,2015(1):93-98.
4
霍俊国.
当前我国文学创作和研究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
.晋阳学刊,2004(3):91-95.
1
任媛.
在失落中寻找——美国华裔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10):67-68.
2
维·苏·奈保尔,郭国良.
对头[J]
.百花洲,2009,0(3):143-148.
3
高丽花.
《雅舍小品》热成因探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7):27-28.
被引量:1
4
张春艳.
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归属[J]
.作家,2009(4):193-193.
5
郭晓静.
吉卜林的多视角阐释[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6):21-22.
被引量:8
6
陆海光.
悟性图腾 费鸣东作品集琉《璃时光》[J]
.人民公安,2005,0(23):39-39.
7
傅查新昌.
重读余华的《活着》——致青年文学博士李建军[J]
.延河,2003,0(4):18-22.
8
王立军.
浅析贝娄的犹太文化归属[J]
.时代文学,2008(10):131-131.
9
谢冕.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总序[J]
.厦门文学,2004(2):20-21.
10
回眸中国百年文学——中青年学者十人谈[J]
.大家,2000(1):125-137.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