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西古玉研究综述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玉器的雕琢和使用是辽西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所涉辽西考古学文化区包括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地区,其中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在考古发掘中均有不同数目的玉器出土,且影响深远。作者分别以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为典型,剖析了辽西地区玉器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理清了辽西地区史前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作者
刘国祥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0,共15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
关键词
辽西考古学文化区
兴隆洼文化
红山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玉礼制
出土文物
玉器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17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刘国祥.
黑龙江史前玉器研究[J]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1):72-86.
被引量:11
2
刘国祥.
牛河梁玉器初步研究[J]
.文物,2000(6):74-85.
被引量:25
3
郭大顺.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J]
.文物,1997(8):20-26.
被引量:76
4
郭大顺.
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J]
.北方文物,1996(4):14-21.
被引量:46
5
杨虎.
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
.文物,1994(5):37-52.
被引量:76
6
李砚铁.
黑龙江尚志县亚布力新石器时代遗址清理简报[J]
.北方文物,1988(1):2-7.
被引量:18
7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文信.
依兰倭肯哈达的洞穴[J]
.考古学报,1954(1):61-75.
被引量:16
2
牟永抗,吴汝祚.
水稻、蚕丝和玉器——中华文明起源的若干问题[J]
.考古,1993(6):523-533.
被引量:26
3
叶启晓,干志耿,殷德明,孙长庆.
东域访古——鉴定文物纪行[J]
.北方文物,1992(4):3-10.
被引量:4
4
于建华.
黑龙江省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及相关问题[J]
.北方文物,1992(4):11-18.
被引量:8
5
陈家本,范淑贤.
双城市同心乡同心村出土的玉斧[J]
.北方文物,1992(2):85-85.
被引量:1
6
杨伯达.
中国古代玉器面面观[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2):31-40.
被引量:21
7
刘俊勇.
大连出土的岫玉器及有关问题[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2):53-56.
被引量:9
8
武威克,刘焕新,常志强.
黑龙江省刀背山新石器时代遗存[J]
.北方文物,1987(3):4-7.
被引量:16
9
黄慰文,张镇洪,傅仁义,陈宝峰,刘景玉,祝明也,吴洪宽.
海城小孤山的骨制品和装饰品[J]
.人类学学报,1986,5(3):259-266.
被引量:51
10
于凤阁.
依安县乌裕尔河大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
.北方文物,1982(2):56-59.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17
1
胡进驻.
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周代祭祀与丧葬中的奉献饮食仪节——以墓葬材料为核心[J]
.三代考古,2021(1):171-193.
2
甘创业.
“龙”形象与史前环境生计关系浅议[J]
.洛阳考古,2022(2):15-23.
3
覃璇.
春秋战国时“君子比德于玉”观产生原因刍议[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9(1):266-272.
4
成璟瑭,图旭刚.
试论东山嘴文化[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71-87.
5
杜战伟,刘槃,罗英杰.
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编年序列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54-70.
6
钟雪.
南宝力皋吐墓地出土玉石器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125-144.
被引量:1
7
段天璟,高云逸.
左家山遗址出土“玉龙”的相关问题[J]
.边疆考古研究,2021(1):131-145.
8
张哲,John(Jack)IVES.
辽西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动物资源依赖度初探[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297-302.
9
高云逸.
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与积石冢年代的再认识[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63-74.
被引量:2
10
陈伟驹.
小河西和兴隆洼文化的绝对年代[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53-62.
同被引文献
123
1
张得水.
史前玉礼器的起源与发展[J]
.东南文化,2000(11):93-99.
被引量:6
2
王时麒,段体玉,郑姿姿.
岫岩软玉(透闪石玉)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矿模式[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79-90.
被引量:40
3
段体玉,王时麒.
岫岩软玉(透闪石玉)的稳定同位素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z1):115-119.
被引量:11
4
索秀芬,李少兵.
小河沿文化聚落形态[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1):54-62.
被引量:1
5
刘国祥.
兴隆沟遗址第一地点发掘回顾与思考[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8-15.
被引量:14
6
安志敏.
论“文明的曙光”和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实证[J]
.北方文物,2002(1):9-11.
被引量:6
7
李延祥,韩汝玢,宝文博,陈铁梅.
牛河梁冶铜炉壁残片研究[J]
.文物,1999(12):44-51.
被引量:28
8
朱延平,郭治中,王立新.
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J]
.考古,1998(9):43-49.
被引量:36
9
杜金鹏.
红山文化“勾云形”类玉器探讨[J]
.考古,1998(5):50-64.
被引量:28
10
刘国祥.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研究[J]
.考古,1998(5):65-79.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9
1
滕海键.
红山文化的生产技术状况及生产力水平述论[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4):3-8.
被引量:3
2
吕昕娱,李亭霖.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述略[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7):1-4.
被引量:2
3
刘远富.
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文化内涵试析[J]
.黑龙江史志,2014(18):33-34.
4
王文轶.
辽西地区史前玉礼的起源与演进[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3):153-160.
被引量:2
5
崔岩勤.
牛河梁遗址女性墓葬出土玉器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9):1-7.
6
贾笑冰,王轩龙.
“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J]
.北方文物,2023(4):42-46.
被引量:1
7
郭明,盖丽艳.
浅析红山文化的玉礼器与玉礼制[J]
.北方文物,2023(4):47-55.
被引量:3
8
曲宇蒙.
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社会功能的演变[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1-7.
9
安志敏.
红山玉器的质疑和论证[J]
.考古,2004(2):79-8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齐宝宝,王欣.
红山文化玉猪龙与良渚文化玉琮的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7):8-10.
被引量:2
2
聂定.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3):5-8.
3
滕海键.
红山文化时期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形态[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2):6-10.
被引量:1
4
赵少军.
红山文化石构墓葬研究回顾与展望[J]
.地域文化研究,2017,0(2):86-100.
5
贾笑冰,王轩龙.
“中国文化直根系”的考古学新解——兼谈牛河梁遗址的考古新发现[J]
.北方文物,2023(4):42-46.
被引量:1
6
曲宇蒙.
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社会功能的演变[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1-7.
7
董向慧.
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媒介域”与华夏精神形塑[J]
.传媒观察,2023(12):80-89.
被引量:1
8
刘旭,华俊杰.
红山文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8):223-225.
9
贾笑冰.
红山文化确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J]
.历史研究,2024(5):4-23.
10
包雪婷.
浅论辽西地区“巫史传统”的形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7):12-15.
1
于明.
泛红山文化及其代表性玉器[J]
.艺术市场,2008(1):118-118.
2
常素霞.
试论中国玉器的发展与审美特征[J]
.文物春秋,1995(3):53-60.
被引量:3
3
杨虎.
辽西地区新石器—铜石并用时代考古文化序列与分期[J]
.文物,1994(5):37-52.
被引量:76
4
黄辉.
出土古代玉器撷英[J]
.华人世界,2009(1):118-121.
5
何堂坤,靳枫毅.
辽西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合金成分初步研究[J]
.考古,2002(1):76-83.
被引量:7
6
朱乃诚.
辽西地区早期文明的特点及相关问题[J]
.考古,2013(5):55-61.
被引量:5
7
桂星星.
民族美玉——试论金代女真玉器[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1(6X):278-280.
被引量:1
8
张欣悦,孙乃伟.
张学良赈济水灾史料一组[J]
.民国档案,1997(4):43-50.
被引量:1
9
刘桂馨.
试述朝阳出土具有慕容鲜卑文化特色的文物--以朝阳十二台乡墓葬出土的金步摇、马鐙为例[J]
.兰台世界,2016(24):159-160.
10
张宇.
辽西地区史前时期匕形器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2):17-20.
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