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神经介质和消化道激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不同病种不同证型的病人同步观察血中甘胆酸、胃泌素、乙酰胆碱、胆碱酯酶、5-羟色胺和组胺等六项指标。结果,乙酰胆碱水平在肝胃不和证、脾气虚证及脾阳虚证中均增高,而胆碱酯酶均降低,5-羟色胺和组胺水平在三种证型中趋向增高,甘胆酸和胃泌素变化形成双相交叉性交化。
作者
危北海
金敬善
赵子厚
赵荣莱
胡玉芳
郑锦章
耿昱
鲁祖荪
杨素茹
沙文宣
机构地区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第六医院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市永定路医院
北京妇产医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45-46,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神经介质
消化道激素
中医证型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2
1
赵荣莱,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5年,6卷,3期,207页
被引量:1
2
金敬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年,4卷,3期,164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3
1
尹光耀,马荣赓,汪朋梅.
脾气虚的研究——脾气虚主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查治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1982(7):4-6.
被引量:6
2
沈自尹,王文健.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
.临床荟萃,1987(4):189-189.
被引量:120
3
谭伯强,罗伟生.
3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
.广西中医药,1993,16(1):13-14.
被引量:4
4
王秀琴,杨进,刘绍杰,刘英琴,李玲风,韩秀兰,王玉慧.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内分泌细胞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2,1(1):49-56.
被引量:9
5
梁卫江,张万岱,张振书,阎曦.
慢性胃病、胃癌患者TGFα和cyclin E表达与脾证分型的关系[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0,5(2):23-25.
被引量:5
6
张群豪,郑家铿,魏德煜,许少锋,王学章.
慢性胃病脾胃湿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1):45-46.
被引量:7
7
黄玉芳,郑樨年,何元惠,丁金芳,李毓隽,袁晓琦.
脾虚证胃痛及实证胃痛幽门弯曲菌与病变关系的研究[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5(3):32-34.
被引量:25
8
张诗军,劳绍贤,周正,黄志新,陈更新,傅肖岩,胡斌.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11):852-855.
被引量:12
9
郑家铿,张群豪,许少锋,王学章,魏德烃.
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与脾气虚证的血液流变学观察[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4,4(2):6-8.
被引量:24
10
唐福康,周维湛,林乾树,付晓晴.
慢性胃炎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4,4(4):10-1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2
1
劳绍贤,陈更新.
脾胃湿热证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5):361-364.
被引量:5
2
马剑颖.
脾胃湿热证本质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06,34(4):42-44.
被引量:4
3
吴娟,田德禄.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概述[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9):651-653.
被引量:6
4
魏辉,童峥,余志坚.
脾虚与胃肠激素、运动关系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1997,14(4):13-15.
被引量:7
5
苏娟萍,冯五金,吴新民,李玉莲.
脾胃病证治对胃肠激素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研究,1997,13(2):20-21.
被引量:5
6
冯五金,苏娟萍,李玉莲,吴新民.
胃肠激素与中医证型关系的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1997,38(5):298-299.
被引量:50
7
周奇志,宋开源,赵纪岚,余曙光,魏焦禄,扈立蓉,王宗勤,刘旭光.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变化及其择时治疗效应[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36-38.
被引量:19
8
冯春霞,劳绍贤.
慢性胃病湿热证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2):126-128.
被引量:8
9
赵燕玲,夏天.
鼠脾虚证与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关系[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5).
被引量:13
10
胡光宏.
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现代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7(12):583-58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徐晓惠,章程鹏,孙易娜,吕文亮.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证候演化规律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0(6):51-57.
被引量:20
2
赵书刚,陈昕,雷开键.
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对高脂血症兔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178-179.
被引量:7
3
陈天娥,王秀琴,曾晓蓓,李宝红,张华,孙海梅.
大鼠实验性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中大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J]
.解剖学杂志,2003,26(6):537-542.
被引量:9
4
张锐,王联庆,李雨升,杨颉,王国才.
捏脊疗法对脾虚家兔血浆胃泌素的影响[J]
.按摩与导引,2004,20(5):5-7.
被引量:21
5
潘义斌.
化瘀和胃口服液合健脾和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5):282-283.
6
郑小伟.
论中医动物模型的造型依据与研制方法[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6):1-4.
被引量:21
7
马建伟,徐丽梅,孟如松,郝刚,夏天.
脾虚证与胃窦粘膜D和G细胞关系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5):41-43.
被引量:9
8
封吉化,尚虎虎,黄熙,任平,杨艳.
脾虚早期与脾虚期大鼠组织和血浆中SS、CCK、MOT含量变化的探讨[J]
.武警医学,2005,16(5):336-339.
被引量:16
9
李赛美,林培政.
岭南温病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329-333.
被引量:3
10
陶琳,张声生,汪红兵,李帷.
健脾理气活血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7):11-13.
被引量:5
1
王耀萍,孙世道.
中医药治疗甲亢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2003,32(6):58-60.
被引量:1
2
刘志诚,张京英,肖少卿,胡丽梅,钱真良,汤元成,顾兆军,邱莉,王沂争,周群,施小波.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人植物神经外周介质的影响[J]
.针灸学报,1989(1):15-19.
被引量:37
3
金敬善.
脾虚证的生化学研究进展[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3):158-160.
被引量:1
4
韩根言,孙辉.
针刺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S1):9-10.
5
张再良.
中医治则的层次性和交叉性[J]
.新中医,1992,24(9):13-14.
6
刘同亭.
四磨汤加味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0(8):125-125.
7
车建丽.
针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3):158-158.
被引量:16
8
贾钰华,徐复霖.
脾虚证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同步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1991,26(7):315-316.
被引量:7
9
邱向红.
气功前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同步观察[J]
.中国气功,1989(5):12-13.
10
贾钰华,徐复霖,许俊杰,陈育尧.
脾虚证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同步观察[J]
.中医药研究,1991,7(6):55-57.
被引量:3
中医杂志
198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