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创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发展可以概括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思华教授在《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上撰文“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创新这一概念,并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创新视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三大支柱,《人民日报》,《上海证券报》等报刊对 这一全新观点进行了转载或评述,生态创新在当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共鸣,但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
严立冬
机构地区
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创新
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学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1
唐善茂,李守义.
广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创新战略问题[J]
.学术论坛,2006,29(4):114-119.
被引量:7
2
刘思华.
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思考[J]
.经济研究,1997,32(3):46-54.
被引量:79
3
高文杰,刘玉才,唐春云.
生态创新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0,19(6):14-1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安钧鉴,胡宝清,韩世静.
桂西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及战略初探[J]
.大众科技,2011,13(7):131-1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安钧鉴,胡宝清,蒋艳华,韩世静.
浅析桂西资源富集区优势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7):112-114.
被引量:2
2
廖振民.
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的对策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4):41-44.
被引量:1
1
刘江宜.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出版[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69-69.
2
杰出经济学家——刘思华[J]
.海派经济学,2009,7(3):197-197.
3
方时姣.
展示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研究重大成果的力作——评《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2):127-128.
4
李雪.
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思华访谈录[J]
.经济师,2011(1):6-7.
被引量:2
5
刘思华.
为什么要探索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J]
.社科与经济信息,1994(7):37-38.
6
杨文进,李欣广,李疆.
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兼谈刘思华教授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重要贡献[J]
.改革与战略,1999,15(1):56-61.
被引量:2
7
建设和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科学[J]
.资料信息,2008(9):5-5.
8
批评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刘思华素描[J]
.管理学刊,2012,25(5):12-18.
9
Ecological Economist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y,2006,2(1).
10
李欣广.
《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简评[J]
.经济学动态,2007(8):120-120.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