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4
-
1魏杰著..中国企业二次创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64.
-
2刘伟著..中国私营资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94.
-
3杨文轩著..审视中国民营企业[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320.
-
4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2
-
1黄健.积极慎重地处理“假集体”企业[J].经济研究参考,1997(94):12-14. 被引量:2
-
2周立群,吴志辉.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新特点[J].东岳论丛,2001,22(1):56-59. 被引量:2
-
3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部分数据[J].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1999,(10). 被引量:1
-
4[5]Gary Hamel, C. K. Prahalad. Strategic. Flexibility--Managing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 M ].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8. 被引量:1
-
5[6]C. K. Prahala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0. 被引量:1
-
6许鹏翔,陈章龙.加入WTO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J].发展研究,2000,17(3):12-13. 被引量:6
-
7张一力.温州私营企业主现状及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0,14(4):40-42. 被引量:7
-
8李欣欣,刘艳.目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新情况[J].经济研究资料,2000(11):10-12. 被引量:5
-
9李京文.新经济与中国企业创新之路[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0,20(11):3-6. 被引量:4
-
10余登波,张蕾.宁夏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市场经济研究,2001(1):40-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
-
1曹昆斌,高淮成.私营企业主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思考——基于滁州市私营经济发展现状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22-27.
-
2黄红发,庄绪策.县域经济民营化:成绩、问题与对策——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J].乡镇经济,2005,21(6):51-53.
-
3周水顺,周添才.琯溪蜜柚桔实雷瘿蚊的发生及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2006,35(2):25-25.
-
4郭炬.试论民营企业家观念更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43-44.
-
5刘伟章,杨振刚.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的成长约束与治理制度创新[J].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X):9-10. 被引量:3
-
6刘伟章,杨振刚.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初创期成长的治理制度研究——基于政府政策的视角[J].特区经济,2007(10):254-255.
-
7杨飞虎.江西民营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7(11):46-47. 被引量:2
-
8杨飞虎.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创新与持续发展探析[J].价格月刊,2008(4):33-34. 被引量:3
-
9曹昆斌.安徽私营经济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2,1(4):16-20.
-
1刘戈,艾欣,何思模,廖庆丰,胡光书.高人力成本时代 如何对待人才?[J].中外管理,2010(12):82-85.
-
2民营企业谨防管理六陷阱[J].经济大参考,2000(6):14-15.
-
3刘剑芝.我国私营企业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06Z):164-165.
-
4戴强.家庭企业:优势、劣势及道路选择[J].北方经贸,2002(7):36-37. 被引量:2
-
5李湘德.三星的家族式管理[J].企业研究,2001(8):24-25. 被引量:4
-
6民营企业—成也家族 败也家族[J].现代工商,2000(3):20-20.
-
7梁海燕.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其趋势[J].中国乡镇企业,2003(4):33-36. 被引量:2
-
8吕旻.跳槽弟弟搞垮千万家产哥哥[J].金融经济,2003(9):54-57.
-
9洪德裕.浅谈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甘肃农业,2003(8):37-38. 被引量:6
-
10张维迎.如何建立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J].企业家信息,2003(10):8-1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