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三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6例NSCLC患者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以电阻抗射频和细胞化学法测定血小板(PLT);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分别以磁珠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结果 126例患者中114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Ⅱ~Ⅳ期患者较Ⅰ期患者PLT、DD水平显著升高,转移组患者较无转移组患者FIB、D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两组相关指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FIB、DD水平与肿瘤分期、有无转移相关联。若能预防性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对改善预后或有一定帮助。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88-91,共4页
Fujian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