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道教历史上的改革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教改革不同于西方宗教改革而有自己的特点,是渐进式、和平性的。从改革的原因和内容看主要是道教本身的问题。改革的结果和意义是,教理教义的日益成熟,教规教制的因时而变,道术科仪的不断丰富,从而保证道教的发展。在改革中高道的作用重大。反思其历史,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作者
熊铁基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64,共10页
Academics
关键词
道教
改革
反思
分类号
B95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1
《道门十规》.《道藏》.正一部.
被引量:7
2
.《抱朴子内篇校释》[M].中华书局,1985年.(增订本)第46-47页.
被引量:4
3
李养正著..道教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418.
4
胡孚琛著..魏晋神仙道教 《抱朴子内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0.
5
《人皆可以为神仙》,《道教文化十二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被引量:1
6
《云笈七签》卷38.
被引量:1
7
吕大吉.《宗教的社会文化作用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学刊》2002年第3期.
被引量:1
8
吕大吉.
长期性是唯物史观关于宗教未来的重要结论[J]
.中国宗教,2003(11):9-1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1
1
董平.
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41-148.
被引量:5
2
仲伟良.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理论价值[J]
.当代宗教研究,2004(4):6-10.
3
苟波.
道教与神魔小说[J]
.世界宗教研究,2005(2):123-130.
被引量:5
4
樊光春.
宫观生态论[J]
.宗教学研究,2005(3):29-34.
5
唐大潮.
宋元明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J]
.世界宗教研究,2006(1):55-62.
被引量:4
6
詹石窗.
道教人格完善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哲学研究,2006(4):46-52.
被引量:7
7
张树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问题浅析[J]
.前沿,2006(8):205-207.
8
寇凤凯.
民国时期云游道士进京述论——以民国档案为中心的考察[J]
.宗教学研究,2015(4):58-62.
被引量:1
9
刘仲宇.
面对新时代的教义诠释与创新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初论[J]
.中国道教,2016(2):37-44.
10
李海林.
道教张天师研究的新成果——《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读后[J]
.世界宗教研究,2016(3):177-179.
同被引文献
7
1
李申.
黄老、道家即道教论[J]
.世界宗教研究,1999(2):23-32.
被引量:7
2
定阳子.
《混元圣纪》与《太上老君实录》[J]
.宗教学研究,1997(1):34-37.
被引量:5
3
郑杰文.
方仙道的派系——论方仙道之三[J]
.中国道教,1991(2):17-22.
被引量:2
4
《龙虎山志》卷一,《藏外道书》第19册,第427页。
被引量:2
5
张文江,整理.《道教史发微》与《道教史丛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被引量:1
6
《道藏》第九册,洞玄部威仪类:(洪武七年)《御制玄教立成斋醮仪文序》,第1页.
被引量:1
7
《道藏》第十九册,《甘水仙源录》,第740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熊铁基.
略论道教的名与实——再论道教的产生问题[J]
.世界宗教研究,2015(5):73-80.
被引量:10
2
张红志.
寇谦之“除去三张伪法”名实考[J]
.世界宗教文化,2022(1):156-16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盧國龍.
道教起源與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J]
.全真道研究,2020(1):1-22.
2
王皓月.
三教之一的“道教”概念的历史形成[J]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2023(1):20-48.
3
李远国,李黎鹤.
道教始于黄老论[J]
.宗教学研究,2018,0(4):26-34.
被引量:4
4
熊铁基.
略论道教的“杂而多端”——道教史新思考之一[J]
.学术界,2016(6):170-179.
5
陈光军.
藏区城镇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和谐宗教关系的构建——基于康定市实地调查[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19(2):44-51.
被引量:4
6
刘玲娣.
什么是道教——小林正美“新范式道教史”述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4):127-137.
7
李远国.
道教成立战国论——论方仙道即道教[J]
.世界宗教文化,2017(5):124-129.
被引量:1
8
齐昀.
昆仑文化在华夏的宗教化——道教与昆仑文化[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33(1):52-55.
9
宋声泉.
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语境考——兼论五四思想史中的道教批判[J]
.文学评论,2023(2):73-81.
被引量:4
10
李黎鹤,李远国.
原始道教论:对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的分析与认知[J]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2019(1):163-202.
被引量:2
1
万可.
论伊斯兰教本质上的和平性[J]
.青年思想家,2004(4):107-108.
2
丁杨.
重庆教区若瑟堂举办第一期教理研习班[J]
.中国天主教,2007(2):51-51.
3
杨惠敏,龚国丽.
南北朝的道教改革与政治[J]
.宜宾学院学报,2002,2(3):23-26.
4
杨伟荣.
“主体观”之我见[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8):5-7.
被引量:2
5
褚雯.
浅探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对道教的影响及其原因[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06-108.
6
吴成国,曹林.
论陆修静与刘宋时期灵宝道教的流行[J]
.宗教学研究,2014(2):11-16.
7
吴靖梅.
灵宝派在刘宋时期得以发展的原因[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5):241-241.
8
杨国宜.
朱熹和谐理念的现代诠释[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4-9.
被引量:3
9
谢路军.
寇谦之援儒入道思想述评[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107-110.
被引量:1
10
张早林.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看“中国模式”的普遍性意义[J]
.探索,2011(1):189-192.
被引量:7
学术界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