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巡航导弹及其对抗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巡航导弹的突出优点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目前主要采用的几种对抗措施 ,重点介绍了对末制导段巡航导弹采用光电对抗方法以及巡航导弹对抗技术发展方向。
作者
王浩
于艳梅
机构地区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三研究所
出处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Electro-Optic Warfare & Radar Passiv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巡航导弹
光电对抗
定向能武器
烟幕
分类号
TJ761.6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N97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王世启.
美国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J]
.电光系统,1999(4):16-19.
被引量:1
2
林玉琛.
空中突袭──巡航导弹及其防御[J]
.现代防御技术,1997,25(6):1-1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于兵,饶世钧.
巡航导弹现状与防御对策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4,33(3):13-16.
被引量:1
2
刘桐林,何立萍,高雁翎.
巡航导弹防御技术发展[J]
.飞航导弹,2000(6):36-43.
被引量:7
3
王戎瑞.
拦截弹中的红外技术[J]
.激光与红外,1999,29(1):3-8.
被引量:3
4
张克,刘永才,关世义.
巡航导弹攻防对抗策略研究[J]
.飞航导弹,2001(6):1-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9
1
吕久明.
基于巡航导弹的卫星通信干扰技术研究[J]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4):45-48.
被引量:4
2
吴炜琦,张育林.
支持导弹作战的天基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方法[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6,17(2):52-56.
被引量:1
3
王铭三.通信对抗原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被引量:5
4
陈鼎鼎.现代通信干扰原理与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被引量:3
5
王红星.通信侦察与干扰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被引量:2
6
张宏.
巡航导弹制导系统特点及电子对抗途径[J]
.舰船电子对抗,1999,22(3):21-27.
被引量:7
7
方有培.
对巡航导弹制导系统干扰途径分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00,29(2):1-5.
被引量:14
8
孙智信.
GPS导航系统的电子攻防对抗研究综述[J]
.航天电子对抗,2001(1):5-11.
被引量:34
9
方有培,董尔令.
对GPS制导导弹的有效干扰途径分析[J]
.航天电子对抗,2001,30(2):35-3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苏宪程,于小红,王佳,高飞.
对巡航导弹的空间电子干扰途径分析[J]
.飞航导弹,2008(6):35-37.
被引量:1
2
胡生亮,金嘉旺,李仙茂.
“战斧”巡航导弹及其制导系统的电子对抗策略分析[J]
.现代防御技术,2004,32(3):35-3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吴大方,赵寿根,晏震乾,赵星.
巡航导弹防热部件热-振联合试验[J]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7):1507-1511.
被引量:23
2
柴宏亮.
对地攻击精确制导导弹及对其干扰的措施[J]
.飞航导弹,2005(8):30-33.
被引量:4
3
耿奎.
巡航导弹综合防御系统仿真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34(10):78-81.
被引量:1
4
朱爱平.
飞航导弹突防技术概述[J]
.飞航导弹,2009(9):29-34.
被引量:1
5
姜永华,卢毅.
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技术和目标选择技术的发展历程[J]
.飞航导弹,2010(10):76-83.
被引量:8
6
吴大方,赵寿根,潘兵,王岳武,牟朦,吴爽.
高速巡航导弹翼面结构热-振联合试验研究[J]
.航空学报,2012,33(9):1633-1642.
被引量:32
7
张顺健,程力睿,王斌.
对GPS制导巡航导弹干扰效能评估方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5,40(2):66-69.
被引量:10
8
朱超群,张晖.
方舱反雷达波的外形隐身结构设计[J]
.数码设计,2017,6(12):31-32.
9
李腾,陈波,周水楼.
岛礁防御中对巡航导弹干扰方法[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22,37(4):82-84.
1
韩春林,袁忠才,吕久明.
对战略巡航导弹对抗方法的研究[J]
.舰船电子工程,2003,23(5):6-8.
被引量:2
2
沈丹璐,常文革.
反舰导弹末制导段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探讨[J]
.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3(1):15-19.
被引量:9
3
白洪斌,胡凡俊.
红外成像制导空空导弹光电对抗方法探析[J]
.科技信息,2010(29).
被引量:1
4
吕跃广,李勇.
精确制导武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抗方法[J]
.外军电子战,1998(2):43-48.
被引量:2
5
周明,阚荣才,孙续文.
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2):80-83.
被引量:11
6
甘伟佑.
2000年防空导弹雷达导引头的技术发展方向[J]
.电子情报,1990(2):1-14.
7
曾涛,李晓,金桂玉.
空空导弹无线电引信箔条干扰风险分析方法[J]
.航空兵器,2015,22(6):21-23.
被引量:2
8
潘金宽,马晓英.
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特点与对抗方法[J]
.国防科技,2006,27(7):69-73.
被引量:2
9
吕久明.
战略巡航导弹的对抗方法[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30(6):4-7.
被引量:2
10
卢万,李钊.
国外反鱼雷水声对抗技术与发展趋势[J]
.舰船电子对抗,2008,31(1):50-53.
被引量:22
光电对抗与无源干扰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