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转化为创造力的机制和条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知识是智能的基础、创造的原料。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他就越能解释新情况,吸收新信息,解决新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任何知识都是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能否转化为创造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作者
彭友文
机构地区
铁道部党校锦州分校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42-44,共3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知识转化
创造力
新信息
知识能
智能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影响学生创造力形成若干因素的实证分析报告[J]
.安徽教育科研(内刊),2000(3):10-13.
2
张艳华.
重视学生创造力形成的非智力因素[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5):15-15.
3
杨圣球.
浅谈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校园(上旬刊),2009(8):67-68.
4
赵林文.
学生自信心培养之我见[J]
.神州,2012(14):124-124.
5
杨燕.
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3):127-128.
被引量:2
6
袁玉明.
论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J]
.发明与革新,2001(5):18-20.
被引量:3
7
胡灵敏.
关于创造力形成的若干思考[J]
.云南教育,2004(11):11-11.
8
李西刚.
创造性运用教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J]
.中国电化教育,2006(10):61-63.
9
陈鹏飞.
试谈后进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缺陷[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1):86-86.
10
王铁生.
论知识创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
.衡水师专学报,1999,1(2):42-45.
教育研究
198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