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兼评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介绍、分析、研究了广东省潮州市浮洋镇六联小学特级教师丁有宽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法。指出此教学法的历史渊源及理论依据,并说明其实域效果。或许能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些启示。
作者 朱作仁
机构地区 杭州大学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59-64,共6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J].教育研究,1986,7(9):71-76. 被引量:3
  • 2朱作仁.《模仿在学生写作训练过程中的作用》,《人民数育》,1982年第1期. 被引量:1
  • 3叶圣陶.《评<读和笃>,兼论读和写的关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第552—553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 被引量:1
  • 4石民镛.《小学课外作文指导法》,《教育杂志》,第18卷9号,1926年. 被引量:1
  • 5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上册),第152页. 被引量:1
  • 6卢正芝.范文在小学生习作训练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1):44-51. 被引量:2
  • 7朱作仁.《阅读心理》,《中国大百科垒书·教育卷》,第505页,中国大百科垒书出版社,1985年8月版. 被引量:1
  • 8朱作仁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36.

二级参考文献7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被引量:372
  • 2朱作仁:《阅读心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北京、上海. 被引量:1
  • 3王樟坤:《定性与定量》,光明日报,1978年8月16日. 被引量:1
  • 4张念椿:《当代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文汇报.1685年10月3日. 被引量:1
  • 5郑林曦:《印书印报得用多少季》,人民日报,1982年1月14日. 被引量:1
  • 6朱作仁:《识字(汉字)心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北京、上海. 被引量:1
  • 7尹斌庸:《语言的定量研究》,光明日报,1985年10月1日.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