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We Chat:电子书写式言谈与熟人圈的公共性重构——从“微信”出发的一种互联网文化分析 被引量:24

Online Talks of "We Chat" and Reconstructing of Publicness of Chinese Shuren Circle in Electronic Writi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互联网影响社会结构的一个路径,是以电子书写的方式重构公共生活。本文通过对微信电子书写式言谈这一传播特性的分析,探究新的公共性在当下中国熟人交往中的萌生,以及互联网交谈文本的即时性再创作、转发与再传播的可能。微信借此不仅使得日常熟人交往因自我重构而表现出平等交往的一面,也因"陌生人"和公共话题的频繁引入,使得熟人圈关系具有了特定的公共性,并因之交往主体发生着重构。 One way of how the Internet changing social structure lS to reconstruct me public life in electronic writing.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online talks mediated by "We Chat" (a Chinese mobile social software ),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electronic writing helps to burn out public relations in Chinese Shuren circle (everyday acquaintance networks). "We Chat" contributes to develop equal interactions by showing specific aspects of users' self which may be depressed in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s. The author assesses that this change could promote another path of forming of political public sphere apart from strangers online interactions.
作者 孙藜
出处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0,共15页 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基金 上海政法学院校级课题"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领域"(编号:2013XJ18)支持~~
关键词 微信 熟人圈 公共领域 网络文化 We Chat, Chinese Shuren circle, public sphere, Internet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奥斯汀(2012).《如何以言行事》(杨玉成,赵京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被引量:1
  • 2詹姆斯·凯瑞(2005).《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被引量:1
  • 3查德威克(2010).《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被引量:1
  • 4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323.
  • 5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检索于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被引量:1
  • 6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31(10):76-81. 被引量:179
  • 7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7:596.
  • 8吉登斯(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三联书店. 被引量:1
  • 9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被引量:1
  • 10黄厚铭(2007).《面具与人格认同:网路的人际关系》.检索于http://itst.ios.sinica.edu.tw/itst.htm.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44

同被引文献383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3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