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辽宁省2005-2011年的数据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支撑,从一个完整的链条上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度性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为进一步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作者
李辉
孙亮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32-134,共3页
Commercial
基金
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0LDQN31)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共生度
感应度与影响力系数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55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2
1
程大中.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
.经济研究,2008,43(1):76-88.
被引量:366
2
胡晓鹏.
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被引量:19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张治栋,荣兆梓.
模块化悖论与模块化战略[J]
.中国工业经济,2007(2):67-74.
被引量:15
2
胡晓鹏.
模块时代的产业结构:基于SCP范式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7(4):63-70.
被引量:13
3
陈劲,王安全,朱夏晖.
服务创新初探[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21-25.
被引量:67
4
刘培林,宋湛.
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J]
.经济研究,2007,42(1):89-101.
被引量:63
5
[美]西蒙.A.莱文.脆弱的领地:复杂性与共有域[M].吴彤,田小飞,王娜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6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7
7
陈秋玲.走向共生——基于共生关系的开发区发展路径依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8
钱穆.湖上闲思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被引量:1
9
盛邦和."发展"的"异化"与"经济"的"文化"[J].http://www.yinxiangcn.com/xueshu/200705/3599.html.
被引量:1
10
邓英淘.动态经济系统的调节与演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76-28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555
1
江剑敏,曾靓,炉涵涵.
从“知网”数据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兼析中外研究的取向差异[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3):30-36.
2
闫冰倩,冯明.
服务业结构性扩张与去工业化问题再审视[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4):42-62.
被引量:20
3
王晓鸿,盘业哲,唐玉锋.
基于投入产出联系的部门波动影响因素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62-70.
4
逯进,乔昕凯,张晓峒.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2(3):94-116.
被引量:1
5
李宏亮,谢建国,杨继军.
金融业开放与中国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J]
.国际贸易问题,2021(7):54-73.
被引量:8
6
刘丽萍.
基于空间模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6):91-99.
被引量:14
7
张祥.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服务经济战略(下)[J]
.学术前沿,2012(13):74-86.
被引量:1
8
张明海,盛维.
什么因素影响生产者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外资生产者服务业国际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调查[J]
.科学发展,2009(12):95-104.
被引量:4
9
辛姗姗.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3(3):45-48.
被引量:2
10
杨耀丽.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6):46-47.
同被引文献
35
1
王珍珍,陈功玉.
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65-74.
被引量:93
2
王俭,韩婧男,胡成,王蕾,刘钧霆.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共生模型及应用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2):291-296.
被引量:16
3
陈殷,李金勇.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4,16(7):52-57.
被引量:41
4
陈畴镛,蔡小哩.
区域经济与第三方物流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7):44-52.
被引量:20
5
邴志刚.在全省服务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辽宁省人民政府网,2012-07-27.
被引量:1
6
丁俊发.
中国物流业首先从制造业突破[J]
.中国流通经济,2008,22(5):7-11.
被引量:28
7
胡晓鹏.
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8(9):118-128.
被引量:191
8
杨松令,刘亭立.
基于共生理论的上市公司股东行为研究——一个研究框架及设想[J]
.会计研究,2009(1):81-87.
被引量:39
9
汪建新.
基于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研究——以上海为例[J]
.理论与改革,2009(2):151-154.
被引量:3
10
王晓艳.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2009,28(7):6-8.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4
1
金春云.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现代商业,2015(16):64-65.
2
艾德华.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合理性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5(19):142-143.
被引量:3
3
金春云,王成芬,全占岐,唐梅.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调查报告[J]
.经济研究导刊,2016(4):23-26.
被引量:4
4
王珍珍.
基于共生度模型的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J]
.管理学刊,2017,30(5):34-46.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褚衍昌,连文浩,严子淳.
基于DEA-GRA双层模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效率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21(1):182-186.
被引量:31
2
龚瑞风.
湖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4):73-79.
被引量:5
3
刘建军,韩玉辉,张子杰,宋长荣.
120例乳腺癌ER、PR、P53免疫组化临床应用[J]
.临床医学,2000,20(1):10-11.
4
李春新,刘云利.
水解聚马来酸生产新工艺[J]
.甘肃化工,2000,14(2):72-73.
5
李林,徐大海.
天津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的战略思考[J]
.经济界,2017,0(4):70-76.
被引量:1
6
成丽,张波,邵文武.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发展对策研究[J]
.对外经贸,2017(12):59-63.
被引量:3
7
王小明.
辽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
.山西农经,2018(10):119-119.
8
李龙,伍华荣,向群.
基于共生理论的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共生度测定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4):93-100.
被引量:3
9
邓明亮,何淼,胡宇杰,姚芃芃.
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2):59-63.
被引量:1
10
曹炳汝,芮进松.
制造业集聚对物流业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2):44-49.
被引量:20
1
聂庆明,杨琴.
无锡高职教育与制造业发展适应性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35-37.
2
关兰强,王杰冬,汤邱健.
恩格尔系数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J]
.企业导报,2016(11):83-84.
3
刘歆玥.
从Airbnb浅析共享经济以及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J]
.现代商业,2016(19):151-153.
被引量:15
4
王忠民,仲伟周.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研究——关于陕西省科技优势与经济滞后的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1997(5):43-46.
被引量:1
5
卫兴华,胡若痴.
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思考[J]
.前线,2009(4):18-20.
被引量:2
6
黄茂兴,李建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96-99.
被引量:2
7
宋军,朱洪兴.
三大经济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5):45-45.
8
何梦珍.
知识经济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适应性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1(9X):208-208.
9
王晓琴,杨翠迎,米红.
浙江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
.学术论坛,2008,31(5):63-69.
被引量:18
10
蔡晓春,李丹丹.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3,29(23):123-127.
被引量:1
商业时代
2014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