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肠运动性疾病,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胃电节律失常与胃运动障碍密切相关,临床上十分常见,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乙酰胆碱作为胃窦肌间神经丛内一对重要的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递质[1],在调节胃电节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研究白芍对胃电节律失常以及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氮能神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出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