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判断井间连通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碳酸盐岩油气藏得非均质性极强,因此准确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的缝洞单元对油气藏的生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邻井的连通性判断为缝洞单元划分的基础,但常规的连通性判断方法耗资大、时间长且精度低,难以多井进行连通性判断。因此提出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判断井间连通性,不仅耗时短且能较准确的判断多井间的连通性,可成为油田进行连通性判断的主要手段之一,为缝洞单元的划分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
戴鑫
机构地区
西南石油大学 地球与科技学院
出处
《内江科技》
2014年第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井间连通性
指纹技术
气相色谱
利用
碳酸盐岩油气藏
碳酸盐岩储层
单元划分
非均质性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7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1
马亭,梅博文,张俊,向廷生,柳常青.
轮南油田三叠系油藏连通性的地球化学研究[J]
.石油学报,1997,18(4):38-42.
被引量:18
2
尹伟,林壬子,林双运.
断块间油藏连通性的地球化学研究[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6):21-24.
被引量:9
3
戴传瑞,邹伟宏,杨海军,张惠良,罗宪婴,曹鹏,刘江丽.
轮古西潜山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评价[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2,36(4):24-29.
被引量:10
4
闫长辉,周文,王继成.
利用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井间连通性[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22(4):70-72.
被引量:24
5
石广志,冯国庆,张烈辉,党海龙.
应用生产动态数据判断地层连通性方法[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2):29-31.
被引量:21
6
张希明,朱建国,李宗宇,杨坚.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J]
.海相油气地质,2007,12(1):21-24.
被引量:59
7
戚明辉,姜民龙,张小衡.
利用类干扰试井研究塔河油田井间连通关系[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23):127-127.
被引量:6
8
李世银,罗春树,邓兴梁,李保华,常少英,王轩,裴广平.
轮古西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充填规律[J]
.海相油气地质,2012,17(2):70-74.
被引量:10
9
顾家裕,周兴熙等著..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岩溶及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68.
10
魏历灵,康志宏.
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方法探讨[J]
.新疆地质,2005,23(2):169-172.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徐微,贾振远,蔡忠贤.
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层溶洞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S1):156-158.
被引量:10
2
张宝民,刘静江.
中国岩溶储集层分类与特征及相关的理论问题[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1):12-29.
被引量:165
3
陈广坡,陶云光,张耀堂,苗青,黄林军.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潜山古水系分布与岩溶特征[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36-38.
被引量:10
4
杨敏.
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J]
.新疆地质,2004,22(2):196-199.
被引量:40
5
候读杰,王铁冠,黄光辉,王培荣.
低熟烃源岩中五环三萜类的分布型式[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4,16(4):39-45.
被引量:4
6
向廷生,王莉,窦红梅.
青海花土沟油田浅层油藏连通性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2):229-232.
被引量:8
7
魏历灵,康志宏.
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研究方法探讨[J]
.新疆地质,2005,23(2):169-172.
被引量:17
8
胡广杰,杨庆军.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藏连通性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2):227-229.
被引量:13
9
石广志,冯国庆,张烈辉,党海龙.
应用生产动态数据判断地层连通性方法[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6,29(2):29-31.
被引量:21
10
郭春华,杨宇,莫振敏,康志宏.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单元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讨[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20(6):34-3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72
1
宋化明,刘建军.
塔河油田四区缝洞性油藏缝洞单元划分方法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3):61-64.
被引量:8
2
邸晓君.
渤海湾浅海某油田主力油层合采评价[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5):24-26.
3
赵建,李冰,罗云,马海龙.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方法[J]
.中国石油勘探,2015,20(3):38-44.
被引量:13
4
康玉柱.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岩特征[J]
.石油实验地质,2007,29(3):217-223.
被引量:65
5
汤长安.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油水空间分布规律探索[J]
.科技信息,2007(21):54-55.
被引量:1
6
李宗宇.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对策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6):856-862.
被引量:41
7
罗平,张静,刘伟,宋金民,周刚,孙萍,王道串.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J]
.地学前缘,2008,15(1):36-50.
被引量:156
8
何琴,蔡忠贤,卢鸿.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存储单元的定义和划分——以塔河油田4区为例[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30(2):424-427.
9
吴涛,李宗宇,李建荣.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类型探讨[J]
.断块油气田,2008,15(3):18-22.
被引量:15
10
李江龙,康志江,黄咏梅,易斌,吴永超,曹建宝,胡承先.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重质烃类堵塞物形成机理及防治方法[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29(3):369-37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8
1
赵辉,李阳,高达,曹琳.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的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J]
.石油学报,2010,31(4):633-636.
被引量:47
2
陈付真,姜汉桥,殷方好,孟亮’.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注采井连通性评价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31(4):98-102.
被引量:2
3
聂晶.
基于脉冲试井的低渗透油藏井间连通性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3,10(4):136-137.
被引量:4
4
冯其红,陈存良,王森,张伟,王兴宏.
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方法[J]
.特种油气藏,2013,20(5):100-102.
被引量:19
5
张毅,姜瑞忠,郑小权.
井间示踪剂分析技术[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2):76-78.
被引量:30
6
汪勇,张璋,孙业恒,刘威.
基于伴随模型的历史拟合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J]
.新疆石油地质,2017,38(2):240-244.
被引量:2
7
杜文博,张建国,赫栓柱.
脉冲试井在玉门三次采油先导试验井组的应用[J]
.油气井测试,2002,11(4):32-33.
被引量:4
8
文志刚,朱丹,李玉泉,张国荣.
应用色谱指纹技术研究孤东油田六区块油层连通性[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1):82-83.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刘巍,刘威,谷建伟,姬长方,隋顾磊.
利用卡尔曼滤波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2):118-124.
被引量:27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刘晨,张金庆,李文忠,周文胜,冯其红.
基于近似理论水驱曲线的油藏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动态计算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5):112-118.
被引量:9
2
胡晓东,周福建,李宇娇,丘阳,李卓龙.
压裂停泵水击压力波信号滤波方法与特征分析[J]
.石油科学通报,2021,6(1):79-91.
被引量:5
3
李青云,朱伶虎,张帅杰,陈键,吴超.
动态连通性算法研究[J]
.信息与电脑,2021,33(4):62-64.
4
王成成,谷建伟,刘卫华,张芹,梁立豪.
基于DTW算法的井间动态连通性评价[J]
.中国科技论文,2021,16(5):482-486.
被引量:4
5
郜益华,姜彬,张迎春,苑志旺,康博韬,段瑞凯,李晨曦,陈国宁.
海上老油田多层油藏加密井产能评价方法--以渤海A油田N区块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28(4):120-130.
被引量:1
6
唐佰强,刘招君,孟庆涛,张朋霖,李元吉,王君贤.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油页岩有机碳含量预测及效果评价[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1,40(6):124-132.
被引量:8
7
杨耀忠,赵洪涛,马承杰,岳龙,赵峰,张继庆.
稠油井智能转周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1,28(6):22-29.
被引量:1
8
杨勇.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进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2,29(1):1-10.
被引量:15
9
马陇飞,萧汉敏,陶敬伟,苏致新.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岩性智能分类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2,29(1):21-29.
被引量:25
10
刘昕,张如玉,孙琦,孙玉强,牛庆威,徐思远.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低阻油层精准识别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2,29(1):30-36.
被引量:1
1
张德民,李国蓉,汤鸿伟,罗鹏,周大志.
碳酸盐岩油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6):98-100.
被引量:5
2
张建国.
国外油气化探技术的应用及效果[J]
.国外石油地质,1989(3):15-95.
3
胡佳乐,康志宏,袁璐璐,陈常红,杨耀东.
塔河油田岩溶特征及成因分析[J]
.煤炭技术,2015,34(6):131-133.
被引量:1
4
刘博清.
油藏储层空间分布规律与挖潜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8):137-137.
5
庞菊梅,庞忠和,孔彦龙,罗璐,王迎春,王树芳.
岩溶热储井间连通性的示踪研究[J]
.地质科学,2014,49(3):915-923.
被引量:12
6
劳文剑.
PETREX指纹技术[J]
.国外油气勘探,1995,7(5):650-654.
7
周锦南.
一种简便实用的K-V分析方法[J]
.石油实验地质,1992,14(3):312-317.
被引量:1
8
王国建,邓平.
K-V指纹技术在苏北盐城凹陷油气化探中的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4,16(5):298-301.
被引量:1
9
尹伟,林壬子,林双运.
断块间油藏连通性的地球化学研究[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6):21-24.
被引量:9
10
田冷,何顺利,田树宝,代金友.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干扰试井研究[J]
.油气井测试,2008,17(2):14-16.
被引量:6
内江科技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