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说语文体式中的议论性修辞文本论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说语文体式中,作者可以和读者达成"二分"修辞文本的契约关系,从而建构一种融议论性修辞文本和叙述性修辞文本为一体的文本样式。这两种修辞文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由此形成夹叙夹议的系列性语言运用特征。作者把议论性修辞文本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修辞策略来经营,赋予议论性修辞文本多种不同的修辞性能和功效。
作者
孟建安
机构地区
肇庆学院文学院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9,共9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小说语文体式
契约关系
议论性修辞文本
叙述性修辞文本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曹禧修.
论《阿Q正传·序》及其文本叙事策略[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3-7.
被引量:2
2
孟建安.
小说话语空间表达的修辞解读[J]
.当代修辞学,2012(2):82-90.
被引量:3
3
丁金国.
语体意识及其培育[J]
.当代修辞学,2010(6):31-38.
被引量:15
4
马云.
钱钟书小说的本文与插入本文[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74-79.
被引量:3
5
王一川著..汉语形象美学引论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368.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69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方经民.
汉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结构[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4):32-38.
被引量:68
2
李宇明.
论空间量[J]
.语言研究,1999,19(2):12-21.
被引量:18
3
舒建华.
论钱钟书的文学创作[J]
.文学评论,1997(6):31-43.
被引量:18
4
[19]裘世雄等.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3.
被引量:1
5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6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7
方经民.论方位参照的构成要素[J]中国语学(日本),1993(240).
被引量:1
8
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9
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10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解雅斐.
第二语言习得任务复杂度研究中口书比较研究述评[J]
.现代英语,2021(24):102-105.
2
林瑞艳.
悲剧之悲剧——管窥《围城》[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7(4):72-75.
被引量:1
3
王慧菊.
《阿Q正传》艺术谱系析解[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14-16.
4
李林立.
从语体角度看商务汉语综合教材课文选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5):128-129.
5
孟建安.
修辞转化的关系模式[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28(1):92-98.
6
罗木兰.
酒店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
.前沿,2013(7):147-148.
7
郑荣馨.
论语体的得体性[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34(1):1-7.
被引量:2
8
丁金国.
对外汉语学科的性质和特征[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2):101-113.
9
郑荣馨.
论语体得体的文化性[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35(4):14-20.
被引量:1
10
丁金国.
论语体风格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纪念陈望道先生逝世四十周年[J]
.当代修辞学,2017(5):2-1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
1
常敬宇.
谈语言义向言语义的转化[J]
.语文研究,1991(4):13-19.
被引量:6
2
宗廷虎.
修辞的标准和原则[J]
.当代修辞学,1986(5):58-59.
被引量:2
3
张炼强.修辞认知理论与实践[M]//张炼强.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思考.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7-155.
被引量:1
4
孟建安.
小说话语空间表达的修辞解读[J]
.当代修辞学,2012(2):82-90.
被引量:3
5
孟建安.
病句、常规句、佳句及其相互转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3):115-119.
被引量:10
6
孟建安.
关于修辞语义基本属性的思考[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58-6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孟建安.
修辞语义与语言意义之关联[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30(1):113-116.
2
孟建安.
修辞语义表达中的语境制约[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5,33(1):1-7.
3
孟建安.
关于得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36(2):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艺.
隐喻类谚语的语义认知与功能[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0,38(1):9-14.
2
郑荣馨.
世纪之交得体修辞研究述评[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39(4):9-18.
被引量:1
1
李娜.
影响中美语言抱怨实施策略的情景因素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108-110.
被引量:2
2
魏国华.
让议论性的语言形象生动起来[J]
.新高考(高二语文、数学、英语),2011(3):10-11.
3
丁瑶青.
写出规范的议论性语段[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8(6):65-67.
4
何明烈,宋雨涵.
议论性语篇连贯的功能语言学视角[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0(6):90-92.
5
胡习之.
修辞分析论[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1):69-73.
被引量:5
6
梁华.
《骆驼祥子》的比喻营构模式探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0(3):103-106.
被引量:2
7
陈天然.
关于“例证法”的一点看法[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21(4):51-53.
8
孟建安.
西语移植现象的修辞解读——以《围城》为例[J]
.肇庆学院学报,2010,31(1):57-61.
被引量:1
9
江雪松.
从三个“一”说高考作文的一些注意事项[J]
.新高考(高三语文、数学、英语),2009(11):4-5.
10
徐漫.
阎连科小说修辞现象浅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2):86-88.
被引量:3
当代修辞学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