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逃离德黑兰》获奖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逃离德黑兰》获得金球奖最有分量的两项大奖,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又获得最佳影片奖,而且有美国第一夫人视频连线颁奖,折射出奥斯卡奖的政治色彩。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美国的文化霸权迷梦在全球扩散。本文从分析《逃离德黑兰》获奖遭到伊朗媒体和舆论的多方指责着手,对美国的文化霸权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以期提醒那些沉溺于看美国大片的青少年,不要被这层迷雾所笼罩。
作者
高莲中
阎博
机构地区
燕京理工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6-37,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逃离德黑兰》
金球奖
奥斯卡奖
好莱坞
文化霸权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艾曼努尔·利维.奥斯卡大观-奥斯卡奖的历史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被引量:1
2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65
3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2004.
4
严敏.
把奥斯卡奖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J]
.电影艺术,2003(4):112-11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8
1
吴愚.
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若干事实[J]
.文教资料,2008(28):229-231.
2
孙正聿.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3):5-15.
被引量:45
3
徐辉,张贞.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与发展现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4):20-26.
被引量:4
4
兰景婷.
浅评奥斯卡电影节中的商业契机[J]
.科教文汇,2007(2):184-184.
被引量:2
5
何萍.
是“回到马克思”还是走向“马克思主义”——从罗莎·卢森堡哲学的魅力谈起[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3):5-15.
被引量:6
6
陈庆德.
文化生产的双重控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6(3):80-83.
被引量:3
7
吴兴智.
市民社会理论发展演变中的自由维度[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121-126.
8
吴友军.
应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增加文化批判内容——批判地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8(4):46-48.
9
黄长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路径选择[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25-28.
被引量:71
10
王成军.
论自传叙事与自我身份政治建构——以曹操、毛泽东、富兰克林为个案[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8):7-1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范志忠,吴鑫丰.
2012年美国电影盘点[J]
.当代电影,2013(4):114-121.
被引量:3
2
克里斯托弗.博雷利,曹轶.
《逃离德黑兰》 导演/影星本·阿弗莱克在电影执导中的智慧和雄心[J]
.世界电影,2014(1):127-130.
被引量:2
3
齐伟,于昊.
本·阿弗莱克:穿梭于明星与导演间的“拯救者”[J]
.当代电影,2014(3):156-1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白光.
《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策略[J]
.电影文学,2016(6):127-129.
1
怪味豆[J]
.青年科学,2002(9):60-60.
2
罗伯特.舒勒,范粒.
镜子碎了以后……[J]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07,0(1):1-1.
3
《当王子爱上女巫》[J]
.科学与财富,2008(12):102-102.
4
邢人俨.
朱迪·福斯特 成就终身[J]
.南方人物周刊,2012(39):86-87.
5
纳希德.克什瓦尔兹,沈一鸣.
再回伊朗[J]
.回族文学,2007,0(4):78-80.
6
康慨.
在北京读德黑兰的洛丽塔[J]
.中国新闻周刊,2011(14):80-80.
7
古保祥.
希望如火失望如烟[J]
.时代青年(悦读),2010(5):49-49.
8
马欢.
86天,逃离德黑兰[J]
.家人,2013(4):76-77.
9
邱蓓.
《逃离德黑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10-112.
被引量:1
10
穆宏燕.
伊朗诗坛两姐妹[J]
.外国文学动态,2003(5):28-30.
电影文学
201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