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虚拟社群组织文化认同研究--以“保研论坛”为例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虚拟社群"保研论坛"部分案例的跟踪和研究,考察了虚拟社群中人际互动活动对社群文化认同程度的影响关系。通过认知与情感两个维度,活跃度、忠诚度和贡献率三个变量,发帖、登录频率、离群率、类群意识、原创帖和主题活动六个测量指标,验证了虚拟社群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可以提升成员在社群背景下的自我认同感,帮助确立成员在社群中的个人身份认知,进而提高对社群的文化认同;虚拟社群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和贡献,可以强化成员对社群的情感认同度,进而提高社群的文化认同。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1-195,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关键信息的筛选和影响力评估”(08BXW0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网络动员的组织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10YJC81005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以校园网为核心,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12JDSZ1014)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Rheingold 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Cambridge MIT Press,2000. 被引量:1
  • 2Romm C,Pliskin N,etal.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ety:toward an integrative three phase Model[J].Intem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1997,17(4). 被引量:1
  • 3John Hagel III.Arthur.G.Armstrong.Net Gain: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J].The McKinsey Quarterly,1997(2). 被引量:1
  • 4翟本瑞.虚拟社区、多元文化与身份认同[M].台北:扬智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5陈晓强.虚拟社群:一种新的、真实的社会群体形式[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4):128-130. 被引量:12
  • 6杜骏飞著..弥漫的传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45.
  • 7杨堤雅.因特网虚拟社区成员之角色与沟通互动之探讨[D].台湾:国立中正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2000. 被引量:1
  • 8Taife H,Turner J C.The Social Identity of Inter–group Behavior[M].Chicago:Nelson Hall,1986. 被引量:1
  • 9Mona L J,Tamara LW,Carmen G,Linda TG,Roberto J V.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Orthogonal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Scale in Asian Americans[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2(3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8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