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说《将军族》的音乐叙事探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无病呻吟在60年代的台湾文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鲜有文学作品能有蓬勃的生命力。而陈映真的出现无疑成为当时台湾文坛的一朵奇葩。由陈映真于1964年创作的《将军族》一发表就得到世人的青睐,成为其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品。陈映真本人向来对在当时台湾社会中的底层人民同当地的中国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流连于台湾的大陆人的艰辛感兴趣,他一直希望能通过对文学审美的运用来反衬由于对峙和分离而导致的中华民族的悲伤及残缺。通过《将军族》这篇短篇小说,作者详尽地描述了一对生活于台湾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生活。
作者
何宇鹏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
出处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将军族》
短篇小说
叙事探究
台湾文坛
音乐
早期创作
陈映真
60年代
分类号
I247.7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倪意之.
一对孤独而渐趋融合的灵魂——陈映真《将军族》解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07-110.
被引量:2
2
万维玮.
回归精神乐园——《将军族》人物解读[J]
.电影文学,2009(10):103-104.
被引量:7
3
杨晓勤.
童话的情调——评陈映真小说《将军族》[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71-73.
被引量:6
4
李立平.
读解陈映真和他的《将军族》[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0(1):47-5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张永东.
情死与情杀——谈《将军族》与《玉卿嫂》的殉情悲剧[J]
.华文文学,2004(3):21-23.
被引量:1
2
赵非.
一曲两岸小人物的纯情悲歌——评陈映真短篇小说《将军族》[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3(4):56-57.
被引量:3
3
黄裳裳.
意、趣、神、色——台湾小说《将军族》审美赏析[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5):125-129.
被引量:4
4
易前良.
陈映真的文学悲情——兼评王向阳的《陈映真论》[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6):75-77.
被引量:1
5
龙彦竹.
论《将军族》的悲剧内蕴与叙事策略[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3):60-63.
被引量:4
6
(英)麦克·阿盖尔(MichaelArgyle)著,陈彪译.宗教心理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被引量:1
7
万维玮.
回归精神乐园——《将军族》人物解读[J]
.电影文学,2009(10):103-104.
被引量:7
8
李立平.
读解陈映真和他的《将军族》[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0(1):47-50.
被引量:5
9
杨晓勤.
童话的情调——评陈映真小说《将军族》[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1):71-73.
被引量:6
10
李运湘.
陈映真现实主义创作雏论[J]
.云梦学刊,1985,9(2):23-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
1
倪意之.
一对孤独而渐趋融合的灵魂——陈映真《将军族》解析[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107-110.
被引量:2
2
袁媛.
无声的音乐,生命的律动——小说《将军族》中音乐的解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4):73-74.
3
蒋长兰.
《将军族》的对比艺术赏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8):54-56.
4
张冬梅.
小人物生命的卑微与人性的高贵——《将军族》的另一种解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0(10):26-28.
5
胡清平.
陈映真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认同[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1):139-141.
6
曾祥泰.
人生·归宿·曲乐——论陈映真小说《将军族》中的音乐意识与乡土情结[J]
.现代交际,2016(15):88-88.
7
李佳丽.
试析《将军族》中的“家”情结[J]
.文学教育,2017(23):50-51.
8
兰爱民.
陈映真《将军族》创作艺术中的喜剧手法[J]
.文化学刊,2019,0(7):113-115.
9
张冬梅.
试析《将军族》中“鸽子”意象的象征内涵[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29(6):17-19.
10
魏梦媛.
精神归宿的寻求——《将军族》人物艺术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3,0(11X):6-6.
1
郭煜焓.
论台湾文学中的中国情结——以小说《姗姗,你在哪儿?》、《将军族》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3,0(26):20-20.
2
张冬梅.
小人物生命的卑微与人性的高贵——《将军族》的另一种解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0(10):26-28.
3
高小弘.
“两极化”叙事中的张力显现——读陈映真的《将军族》[J]
.文化学刊,2012(6):165-168.
4
魏梦媛.
精神归宿的寻求——《将军族》人物艺术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3,0(11X):6-6.
5
龙彦竹.
论《将军族》的悲剧内蕴与叙事策略[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3):60-63.
被引量:4
6
张璇.
从《将军族》看陈映真的创作情怀[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4):69-70.
7
姚娜.
现代文学中的“身体叙事”探究[J]
.学理论,2014(30):121-122.
被引量:1
8
朱静萍.
悲情恋歌的异调吟唱——《台湾姑娘》与《将军族》的比较[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1):56-59.
9
黄裳裳.
意、趣、神、色——台湾小说《将军族》审美赏析[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5):125-129.
被引量:4
10
钟乔.
“来甦”的山路上,送你远行——追思陈映真先生[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0(2):85-92.
芒种(下半月)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