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乌江流域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及实施办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一章总则低效林分是乌江流域客观存在着的一种低产(值)、低效、急待改造森林类型。为加速恢复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生产力及蓄水保土功能,根据林业部关于《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县级总体设计规定》第四十一条中“对纳入规模的低效林改造……应分别落实类型,统计面积,提出改造方式、方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
作者
綦山丁
陈廉杰
罗惠宁
龙涛
机构地区
贵州省林科所
出处
《贵州林业科技》
1991年第3期61-67,共7页
Guizho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林分
改造
乌江流域
森林
低效林
分类号
S756.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1
苏维词.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24-27.
被引量:46
2
王国龙 罗韧.长江上游(川江)防护林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06-328.
被引量:1
3
李贤伟,胡庭兴,杨冬生,江心,蒋孝中,张琪云,刘兆发,王富强.
攀西地区云南松低效林分结构及林分类型辩识[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2):236-240.
被引量:11
4
黄秋燕,曾令锋.
红水河梯级电站喀斯特库区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2):66-70.
被引量:4
5
李莲芳,韩明跃,郑畹,苏俊武,李卫冲,郑树红,龚建斌.
云南松低质低效林的成因及其分类[J]
.西部林业科学,2009,38(4):94-99.
被引量:37
6
齐述华,蒋梅鑫,于秀波.
基于遥感和ULSE模型评价1995~2005年江西土壤侵蚀[J]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7):1197-1203.
被引量:75
7
王冰,骆崇云,陈敏.
低效林改造的评价标准及问题探讨[J]
.辽宁林业科技,2012(6):48-50.
被引量:17
8
胡文敏,周卫军,余宇航,包春红,谢红霞.
基于RS和USLE的红壤丘陵区小流域水土流失量估算[J]
.国土资源遥感,2013,25(3):171-177.
被引量:23
9
刘学全,万伏红,王晓荣,庞宏东,郑京津,吴育中.
湖北大别山区低效马尾松林评判与调控[J]
.湖北林业科技,2013,42(5):5-8.
被引量:2
10
李铁民.
太行山低质低效林判定标准[J]
.山西林业科技,2000,29(3):1-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周家维,安和平.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低效林分改造措施及生态恢复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81-84.
被引量:1
2
常猛,周勇,孙永涛,徐童心,庄家尧.
基于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对石城县域低效林的判别及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0(7):71-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汤桂生,刘运海.
兴国县低产低效林改造难点及解决对策[J]
.绿色科技,2021,23(3):132-133.
被引量:3
2
丰亚丽.
水沙耦合模型在辽宁小流域水土流失模拟的适用性分析[J]
.陕西水利,2021(2):131-133.
3
曾素平,刘儒,朱琪,贺小林,李真,向承志,余国彪.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探讨——以江西新余国有山下实验林场为例[J]
.南方林业科学,2021,49(2):57-62.
被引量:7
4
赵明海,黎飞明,王栋,牛丽娟.
基于遥感OBIA和U-Net的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22,47(3):27-31.
1
赵明远.
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J]
.科学与财富,2013(8):262-262.
2
陈守万,汤友为.
低效林分改造技术试验初报[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12(4):476-480.
被引量:1
3
陈廉杰,陈德忠,杨德法,綦山丁.
乌江流域低效林分及其改造技术研究报告[J]
.贵州林业科技,1991,19(3):1-21.
被引量:18
4
林彬远,刘勇,李卫东,刁阳光.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低效林分更新复壮初步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14,35(6):88-90.
被引量:2
5
沈启昌.
龙岩市低效生态林林分改造技术措施探讨[J]
.林业勘察设计,2006,26(1):122-124.
被引量:5
6
李新艺,贺蕾.
黄土高原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初探[J]
.陕西林业,2011(4):31-31.
7
杨秀丽,陈巧明,张玲梅,林瑞荣,陈成华.
尤溪县低产低效林分改调技术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98-99.
8
陈伟,代洪春.
华北落叶松引种试验的探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11(1):69-70.
9
刘德义,杨翠侠,宁心哲.
敖汉旗杨树低产低效林成因及更新改造技术[J]
.内蒙古林业,2008(6):23-23.
被引量:1
10
李贤伟,胡庭兴,杨冬生,江心,蒋孝中,张琪云,刘兆发,王富强.
攀西地区云南松低效林分结构及林分类型辩识[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7,15(2):236-240.
被引量:11
贵州林业科技
199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