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定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前景
出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22-123,共2页
Journ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参考文献8
-
1丛玉隆等编著..当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1.
-
2林益振.多指标评估肝脏储备功能[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3):113-115. 被引量:65
-
3王兰兰,张瑞薇,冯伟华,李立新,刘瑾华.血清11种特定蛋白正常值测定及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1996,11(2):125-126. 被引量:4
-
4史虹莉,杨秀芳,张桂生,朱禧星,李树华,刘国明,徐振华.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尿微量蛋白排泄量的比较[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22(3):182-185. 被引量:10
-
5王伟良,李蓉生,李琦.贫血患者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的变化[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7,18(11):592-592. 被引量:16
-
6姚春滟,杨沛.尿微量蛋白检测与糖尿病肾病[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21(3):121-122. 被引量:33
-
7吴俊琪,范顺富,何航兵.血清PAB、AAG、AAT的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J].江西医学检验,2000,18(2):79-80. 被引量:13
-
8杨宪文,冯玉柱,纪文军,孙拥新.严重烧伤特定蛋白动态联检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9,11(1):8-1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史虹莉,杨秀芳,张桂生,朱禧星,李树华,刘国明,徐振华.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尿微量蛋白排泄量的比较[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5,22(3):182-185. 被引量:10
-
2王凤君,黄文华.烧伤后血清触珠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7(2):12-14. 被引量:1
-
3林益振.多指标评估肝脏储备功能[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3):113-115. 被引量:65
-
4方之扬 吴中立.烧伤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76. 被引量:75
-
5黎鳌.烧伤治疗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2-183. 被引量:42
-
6王晓东,中华医学杂志,1988年,68卷,125页 被引量:1
-
7林果为,临床流行病学,1988年 被引量:1
-
8侯积寿,上海医学,1981年,4卷,460页 被引量:1
-
9王风君,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年,7卷,2期,12页 被引量:1
-
10黎鳌,烧伤治疗学(第2版),1995年,13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34
-
1李晓庆,汪容.血清胆碱酯酶(CHE)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9):262-262.
-
2鲁然.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0-1691. 被引量:7
-
3杨懿萍,刁端勤.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对临床缺铁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7). 被引量:3
-
4赵华清,闫明先.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3):189-190. 被引量:5
-
5宁克勤,艾辉,张辉.转铁蛋白和前白蛋白检测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7,2(9).
-
6李桂珍,魏广丽.尿微量蛋白含量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4,17(3):204-205. 被引量:4
-
7晏建军,严以群.前白蛋白与肝功能损害及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价[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3):234-237. 被引量:18
-
8肖亮生,陈小晶,陈曼娜,杨宏生,郑映玉.血清PAB、AAG、C_3、C_4的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吉林医学,2004,25(6):12-13. 被引量:6
-
9杨丽华.尿NAG、微量白蛋白、α_1-微球蛋白检测在早期诊断肾脏损伤中的应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4,28(4):271-272. 被引量:18
-
10傅晓骏,张慧嫦,刘继红,朗旭军,钱璐.芪蛭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9):535-536. 被引量:7
-
1吴泰璜.肠内营养的膳食及选择[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12):1390-1391. 被引量:1
-
2祝捷,郎森阳.脑脊液生长抑素含量及其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1991,29(6):346-347.
-
3吕光炽,胡家林.标本溶血对8项特定蛋白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2,9(11):818-819. 被引量:3
-
4梁娣,谭晓军.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血压及尿蛋白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2,12(9):30-32. 被引量:2
-
5郭晶,徐红芳,叶晓敏.血液透析时间与充分性的临床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1):1044-1045. 被引量:1
-
6李文美,吕丽波,叶培君,陈琪颖.自发性气胸出院指导[J].黑龙江医学,1997,0(4):45-45.
-
7何其通,郭如华,余晋林,朱业华,严军雄,罗益红,黄露,叶瑞云,马春会.定期双份血小板捐献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771-2772. 被引量:1
-
8朱波,王鹏,彭宇生.联合检测Hs-CRP、RF、AKA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11):1027-1028.
-
9徐维才.铁负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5):44-45. 被引量:1
-
10张倩,侯波,王璐,王晓英,冯逢,江滨,石红霞,马一盖,刘辉,韩冰,赵永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定量检测铁过载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4):3506-3509.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