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在202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本文分析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量”与“质”来说明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政府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作者
凡燕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商情》
2014年第1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居民生活质量
幸福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王纪信.
论GDP与幸福指数[J]
.技术与市场,2010,17(8):134-135.
被引量:4
2
王爱君.发展经济学的幸福快乐[DB/OL].http://d.g.wanfangdam.com.crdConference_7156988.aspx.2013-01-08.
被引量:1
3
张连城,赵家章,张自然.
高生活成本拖累城市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12)[J]
.经济学动态,2012(7):25-34.
被引量:16
4
赵彦云,李静萍.
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J]
.管理世界,2000,16(3):32-40.
被引量:56
5
李月.
有效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7(8):47-60.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李斌.
投资、消费与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古典角度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0(9):13-23.
被引量:29
2
杜卫华.
经济增长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吗?——对近20年来中国数据的经验透视及解释[J]
.上海经济研究,2005,17(6):10-20.
被引量:9
3
袁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1998年
被引量:1
4
亚洲开发银行,崛起的亚洲.变化与挑战,1997年
被引量:1
5
吴明瑜,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1997年
被引量:1
6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1998)
被引量:1
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7)
被引量:1
8
吕江林.
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的度量[J]
.经济研究,2010,45(6):28-41.
被引量:338
9
王小鲁,夏小林.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J]
.经济研究,1999,34(9):22-29.
被引量:424
10
张自然,袁富华,赵家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反差--中国30个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J]
.经济学动态,2011(7):3-14.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88
1
欧阳胜银,蔡美玲.
基于MIMIC模型的无效GDP测度[J]
.统计与决策,2021(5):44-48.
2
许彩国.
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投资战略[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5):18-20.
3
周丹,李婕,卫平民.
江苏省城市居民客观生活质量的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S1):42-46.
被引量:4
4
秦岭,宋丽敏.
人口生活质量水平综合评价[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6):37-40.
被引量:5
5
毛瑞丰.
优化消费需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04(12):69-71.
6
唐魁玉.
家庭信息化与生活质量[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740-743.
被引量:4
7
陶浪平.
安徽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统计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6):4-9.
被引量:2
8
周长城,任娜.
经济发展与主观生活质量——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2):259-264.
被引量:17
9
赵雪雁,林曼曼.
城市化与西北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互动关系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2):1-4.
被引量:7
10
张瑞凯,刘绮菲.
北京市不同社会群体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对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6(1):64-75.
1
曾金锁.
试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商情,2014(29):43-43.
2
曾绪宜.
决定社会性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J]
.经济学动态,1999(5):39-42.
3
卢嘉瑞.
向循环经济转变的战略选择[J]
.南方经济,2005,34(2):37-40.
被引量:5
4
殷勤.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三个制约因素[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3):206-208.
被引量:1
5
陈建虹.
消费需求——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3,0(2):19-19.
6
沈联涛.
GDP不等于生活质量[J]
.领导文萃,2012(6):119-121.
被引量:1
7
冯邦彦.
影响香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J]
.产经评论,1998(4):38-41.
8
张禹,仲伟俊,梅姝娥.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关系研究[J]
.时代经贸(下旬),2007(08X):34-35.
9
张宇燕.
高科技与美国的“新经济”:冲突的见解[J]
.经济研究参考,1998(65):43-44.
10
盛世豪.
从产业集群视角看温州模式[J]
.浙江社会科学,2004(2):31-35.
被引量:19
商情
2014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