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霍华德·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炼金术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在美国艺术社会学发展史上被视为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艺术寅社会学"炼金术,即化个体为集体,从探讨艺术家到探讨艺术界;化客体为进程,从探讨艺术品到探讨人的选择;化美学为组织,从探讨美学问题到探讨组织机构问题,所有这些都使得社会学家得以对艺术展开有效的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反观美学,则会对若干问题提供不同的解释维度。但作为社会学家,贝克尔又往往止步于此。本文认为,若由此出发进一步进行美学评判,可以为艺术批评提供一个坚实的社会学基础。
作者 卢文超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31,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罗中立.《我的父亲》的作者的来信[J].美术,1981(2):4-5. 被引量:22
  • 2林钰源.罗中立与《父亲》[J].文艺争鸣,2010(11X):18-21. 被引量:7
  • 3阿瑟·丹托.《寻常物的嬗变--种关于艺术的哲学》,陈岸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页. 被引量:1
  • 4迈克尔·苏利文.《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陈卫和,钱岗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9页,第379页. 被引量:1
  • 5公刘.《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载《诗刊》1981年第11期. 被引量:1
  • 6Cf. Vera Zolberg,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Ar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36--37. 被引量:1
  • 7CE Vera Zolberg,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Arts, p. 42. 被引量:1
  • 8Vera Zolberg,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Arts, p. 45, p. 29, p. 48, p. 1. 被引量:1
  • 9Howard S. Becker, Art Worlds, Berkeley, Los Angeles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 2008, pp. 34-35, p. 198, p. 245, p. 246, pp. 309-310, pp. 300-301, p. 302, p. 141, p. 141, p.230, p. 227, p. xxv. 被引量:1
  • 10Howard S. Becker, "The Work lSself", in Howard S. Becker, Robert R. Faulkner,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eds.), Art From Start to Finish: Jazz, Painting, Writing, and Other Improvisations,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6, p. 21, pp. 22-23, p. 25, p. 25, p. 26, p. 2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5

同被引文献34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