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诗歌解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者研究阮籍的诗歌历来都集中于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除此外,阮籍诗作其实还有四言《咏怀诗》十三首、《大人先生传》中的诗歌若干首。阮籍《大人先生传》是一篇寄意周全、体制独特的作品,其中的《采薪者歌》《大人先生歌》、七言"崔巍高山勃玄云"一节、三言"真人游"一节几首诗歌杂处其间,不仅显出文章韵散间杂、错落有致的特点,而且可以以此管窥阮籍对中国古典诗歌体式多样化的开拓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作者
王少杰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4年第3期81-84,共4页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阮籍
《大人先生传》
诗歌
《咏怀诗》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王渭清.阮籍七言诗小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被引量:1
2
钱钟书.管锥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被引量:1
3
葛晓音.
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J]
.中国社会科学,2007(3):176-188.
被引量:36
4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5
阮籍;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被引量:1
6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80.
7
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325.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葛晓音.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J]
.学术研究,2004(12):124-131.
被引量:16
2
葛晓音.
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57-63.
被引量:15
3
葛晓音.
汉魏两晋四言诗的新变和体式的重构[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5):70-79.
被引量:33
4
葛晓音.
论早期五言体的生成途径及其对汉诗艺术的影响[J]
.文学遗产,2006(6):15-2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35
1
李晓婷.
五句体民歌衬字运用及其对乐句结构的影响[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3(1):45-52.
被引量:1
2
武小军.
四川房石“哭嫁词”语言文化解读[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1):39-41.
3
葛晓音.
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2):75-84.
被引量:9
4
葛晓音.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J]
.文学遗产,2008(3):4-17.
被引量:10
5
戴建业.
论元嘉七言古诗诗体的成熟——兼论七古艺术形式的演进[J]
.文艺研究,2008(8):61-70.
被引量:3
6
赵敏俐.
论七言诗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J]
.文史哲,2010(3):24-43.
被引量:21
7
方孝玲,吴怀东.
《白纻辞》与七言诗体的发展[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1-16.
8
曹建国.
《楚辞章句》韵体注考论[J]
.文学评论,2010(5):118-125.
被引量:6
9
夏先忠,俞理明.
论汉魏晋南北朝七言诗的体式[J]
.中华文化论坛,2011(2):58-62.
被引量:2
10
吴从祥.
论谶纬对汉代七言诗发展的影响[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95-9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
1
王少杰.
《大人先生传》:阮籍一生的心路历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6):98-10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杜兰兰.
解析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精神苦闷[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7Z):117-118.
1
黄永厚.
冰炭同炉[J]
.书摘,2006(4):106-108.
2
郭峥嵘.
阮籍放狂生命及其诗歌的美学价值[J]
.河南农业,2007(16):63-64.
3
黄焱.
“大人先生”形象浅谈[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1):157-158.
4
黄田子.
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的精神[J]
.求索,2002(6):192-194.
被引量:2
5
杜兰兰.
解析阮籍《大人先生传》中的精神苦闷[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7Z):117-118.
6
朱敏芳.
从《大人先生传》看阮籍的心灵之路[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126-127.
7
韦凤娟.
阮籍《大人先生传》辨析[J]
.文学遗产,1983(4):46-54.
被引量:4
8
孙泽山.
阮籍的审美情趣[J]
.社会科学战线,1994(6):222-225.
被引量:1
9
孙婠.
阮籍四言《咏怀诗》十三首浅议[J]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5):74-76.
10
顾农.
阮籍思想的变迁[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3):1-6.
被引量:1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