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焊接H型钢残余应力初步测定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用盲孔法对焊接H型钢的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了焊接H型钢残余应力的状况。
作者
戚寅寅
泰东原
机构地区
钢研所型钢室
营销部
出处
《马钢科研》
1999年第4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焊接H型钢
残余应力
盲孔法
测定
应力松弛法
分类号
TG40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2
1
陈惠南 廖泽沛.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M].郑州:机械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1982..
被引量:3
2
米谷茂.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对策(中译本)[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
1
王小平,蒋沧如,李桂青,匡健.
金属拱型波纹屋顶中的残余应力测试及影响[J]
.钢结构,1999,14(1):22-27.
被引量:1
2
戚寅寅,吴保侨,等.
热轧H型钢与焊接H型钢残余应力初步测定分析[J]
.马钢科研,2001(2):16-2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2
1
张道钢,李金峰.
用热评价方法测量残余应力[J]
.机械强度,1993,15(1):54-56.
被引量:4
2
梅志,顾明元,吴人洁.
金属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J]
.宇航材料工艺,1996,26(6):39-43.
被引量:8
3
[德]D.拉达伊著.焊接热效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4
陈惠南 廖泽沛.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J]..
被引量:1
5
Allen A J,bourke M A,Dawes S et al.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strains measured by neutron diffraction in Al/SiC metal matrix composites[J].Acta Metall.Mater.,1992,40(9):40-44.
被引量:1
6
谢大吉.[D].,1995.
被引量:1
7
林丽华,陈立功,顾明元.
球面压痕测残余应力试验方法研究[J]
.机械强度,1998,20(4):303-306.
被引量:18
8
李英子.
应用屈服条件确定残余应力[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9,4(1):97-100.
被引量:1
9
谢大吉.
磁测法测定焊缝残余应力[J]
.工程力学,1999,2(a02):68-71.
被引量:7
10
孙兰英,翟封祥,张耕.
焊接板材毛坯冲压成形中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0,21(1):69-7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陈会丽,钟毅,王华昆,张家涛,起华荣.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J]
.云南冶金,2005,34(3):52-54.
被引量:66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郭晓龙,王会龙,李宏伟,刘心藜.
振动时效对铝合金箱体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J]
.金属加工(冷加工),2019,0(S02):243-245.
被引量:1
2
刘阳春,徐彬,武军宽,李飞,金永春,阳代军,朱国森.
首钢船板钢热轧板卷的生产和使用[J]
.钢铁研究学报,2011,23(S1):58-66.
被引量:3
3
闫洪.
2005年云南金属材料与加工年评[J]
.云南冶金,2006,35(2):46-54.
4
胡一丹,郑文,徐红辉,江帆.
渗碳齿轮钢残余内应力的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4):1-3.
被引量:4
5
蒋刚,谭明华,王伟明,何闻.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J]
.机床与液压,2007,35(6):213-216.
被引量:92
6
武敬伟,花银群,陈瑞芳.
激光冲击强化对金属显微组织及其机械性能的影响[J]
.新技术新工艺,2007(6):54-57.
被引量:3
7
周方明,王江超,周涌明,张军.
提高小孔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精度的研究[J]
.热加工工艺,2007,36(15):67-69.
被引量:12
8
王江超,周方明.
小孔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J]
.电焊机,2008,38(2):64-66.
被引量:17
9
陈伟,王宝祥,齐永刚,孙雅平.
铸件残余应力的产生、测试与消除[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38-40.
被引量:7
10
陈伟,王宝祥,齐永刚,孙雅平.
铸件残余应力的产生、测试与消除[J]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8,34(1):55-57.
被引量:2
1
董洪波,康永林.
应力松弛法研究低碳贝氏体钢的静态软化行为[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32(3):103-106.
被引量:6
2
龚维幂,杨才福,张永权,王青峰.
低碳钒氮微合金钢中V(C,N)在奥氏体中的析出动力学[J]
.钢铁研究学报,2004,16(6):41-46.
被引量:25
3
殷利民,胡业旻,高志攀,罗兴仕,张毅,李瑛.
微合金钢碳氮化物的应变诱导析出研究[J]
.上海金属,2013,35(3):24-26.
被引量:4
4
赵冬伟,曹建春,周晓龙,米永峰,雍岐龙,邓蕾.
变形Nb-Mo钢中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的析出[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33(5):91-94.
被引量:5
5
曲锦波,王昭东,刘柏华,王国栋.
热轧Nb-Ti-V钢应变诱导析出动力学的计算模型[J]
.材料科学与工艺,1999,7(1):93-95.
被引量:4
6
潘涛,杨才福,龚维幂,张永权.
V(C,N)在奥氏体中析出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对晶粒细化的作用[J]
.钢铁研究学报,2005,17(B08):96-101.
被引量:4
7
赵英利,时捷,刘苏,谢刚.
中碳铌微合金钢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J]
.钢铁,2010,45(2):99-101.
被引量:3
8
蔡宁,鞠新华,孟振生,贾惠平,郝京丽.
高钛钢中Ti(N,C)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研究[J]
.首钢科技,2014(1):18-23.
9
蔡宁,鞠新华,孟振生,贾惠平,郝京丽.
高Ti钢中Ti(N,C)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J]
.材料研究学报,2013,27(6):659-664.
被引量:5
10
张新建,盛光敏.
HRB500钢筋中V的析出动力学研究[J]
.钢铁钒钛,2015,36(4):30-35.
马钢科研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