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人才”滚滚来——谈美国的人才机制
被引量:8
出处
《经营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4,共3页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同被引文献39
-
1马永霞,高晓英.高校毕业生薪酬期望的理性分析--基于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3(5):52-58. 被引量:10
-
2杨春华.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168-170. 被引量:95
-
3侯金柱,李敏翠.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经济论坛,2004(16):75-76. 被引量:2
-
4龚瑞珍,李极光.遵循人才规律 创新人才机制[J].中国人才,2004(10):22-23. 被引量:2
-
5黄海霞.整体谋划人才开发[J].瞭望,2004(49):34-35. 被引量:1
-
6戴者华,师淑云.加拿大高校如何吸引优秀拔尖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3):44-45. 被引量:7
-
7刘苍劲.论人才的激励性管理[J].中国人才,2001(7):38-40. 被引量:5
-
8牛志朝.浅议企业人才机制创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82-83. 被引量:1
-
9[3]何民生.减少人才流失,给国有企业发展铺路[N].北京青年报,2000-05-10. 被引量:1
-
10陈保华.武汉城市圈: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http:∥www.chinaceot.com/zz_news.asp?id=39.2005-8-27/2006-1-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陈雪玲,王少雨.“中部崛起”中的人才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7):180-183. 被引量:5
-
2夏新萍,吴海燕.用质量铸品牌赢市场[J].中国石油石化,2006(20):50-51.
-
3孙颖.议高科技人才激励制度的人本主义改革[J].科技创业月刊,2007,20(5):117-118. 被引量:1
-
4王少雨,黎苑楚,董新平,周永辉,陶书志.论“中部崛起”中的人才机制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198-200.
-
5王思梦,邵云飞.“东汽”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2):22-24.
-
6王春来.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与开发[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49-51. 被引量:2
-
7高峰.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93-96. 被引量:5
-
8张喜贵,郜质玉.关于人才开发机制的培育[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2):47-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陆颖.企业离职员工的价值分析及关系管理要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91-92. 被引量:1
-
2孙健,孙启文,孙嘉琦.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3):13-18. 被引量:62
-
3温风国,孙霞.试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山东省某集团公司案例分析[J].科技资讯,2007,5(5):167-168. 被引量:2
-
4温风国,孙霞.试论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山东省某集团公司为例[J].科技资讯,2006,4(23):187-188.
-
5王梓林,余亮彬.论高职教育在中部崛起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28-30. 被引量:6
-
6解锐,吴静波.中部地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培养探析[J].未来与发展,2009,30(8):94-97. 被引量:2
-
7刘燕.浅析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21):197-198. 被引量:1
-
8李争.现代人才开发与人力资源转换成为人力资本研究[J].管理观察,2012(13):154-154.
-
9熊景维.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战略管理[J].云南社会科学,2012(5):107-111. 被引量:9
-
10曹嘉航.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8):248-248. 被引量:5
-
1胡安全.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4,0(32):110-110.
-
2罗春.浅谈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19-20.
-
3欧芬英.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245-245.
-
4曾圣华.打开地产"突破口"[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5(3):71-71.
-
5三一重工位居“中国500强”机械行业第一[J].华商,2011(7):69-69.
-
6陈金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J].企业活力,2007(1):14-15. 被引量:2
-
7侯丹丹.为造就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而学习[J].公用事业财会,2004(4):31-32.
-
8张建东.对加速培养施工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思考[J].科学之友(下),2008(6):79-80.
-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J].广西城镇建设,2006(C00):29-34.
-
10于浩.对企业如何建立高素质员工队伍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