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古代里坊制度发展演变考述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布局中的基本组成单元,里坊制的形成对后世古代城市的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以里坊制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客观地阐释里坊制最终崩溃并为街巷制所取代,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根本原因。
作者
姚庆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7-18,共2页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关键词
里坊
里坊制
演变
街巷制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8
1
唐·苏鄂.苏氏演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被引量:1
2
李久昌.
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特点[J]
.学术交流,2007(7):172-175.
被引量:14
3
清·曹寅,等.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
被引量:2
4
宋·宋敏求.长安志(卷7)[M].中华书局,1990.
被引量:1
5
五代·王溥.唐会要(卷25)[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6
五代·王溥.唐会要(卷86)[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被引量:1
7
(宋)王谠著..唐语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8:329.
8
(宋)王溥编..五代会要 30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8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157
2
宿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C].洛阳市文物局,等.汉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廓城和水道的勘察.考古,1993,(7).
被引量:1
4
孟凡人.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C].洛阳市文物局,等.汉魏洛阳故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5
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C].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6
段鹏琦,杜玉生,等.洛阳汉魏故城勘察工作的收获[C].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1985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7
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被引量:1
8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4
1
贾文慧.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28-31.
2
赵倩.
令狐德棻年谱[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8):64-65.
3
靳铭宇.
游牧空间及其意义[J]
.世界建筑,2011(7):118-121.
被引量:11
4
刘涛.
北魏洛阳城的规划与改建[J]
.唐都学刊,2016,32(4):73-78.
被引量:2
5
岳东.
北魏洛阳市场布局环境、格局与境界[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7-13.
被引量:2
6
李久昌.
中国古代都城的“洛阳模式”[J]
.中州学刊,2018(4):126-130.
被引量:3
7
毛阳光.
唐代洛阳胡坊与胡坊村考——以《宋彻墓志》《田玄敏夫人李氏墓志》为中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0(4):93-100.
被引量:2
8
王静.
北魏洛阳城洛汭里和洛滨里方位考[J]
.唐都学刊,2020,36(1):75-78.
被引量:4
9
栾滨,孙晖.
唐长安坊内用地的二元性对其形态演变的影响[J]
.城市规划,2022,46(2):53-61.
被引量:2
10
鲁萌,苏振宇.
居住区形态研究——以昆明主城区为例[J]
.城市建筑,2022,19(14):64-66.
同被引文献
38
1
李合群.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J]
.社会科学,2007(12):132-138.
被引量:28
2
韩振飞.
赣州城的历史变迁[J]
.南方文物,2001(4):77-79.
被引量:6
3
王维坤.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4(1):73-110.
被引量:9
4
马得志.
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J]
.考古,1963(11):595-611.
被引量:83
5
陈久恒.
“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续记[J]
.考古,1978(6):361-379.
被引量:33
6
阎文儒.
洛阳汉魏隋唐城址勘查记[J]
.考古学报,1955(1):117-136.
被引量:25
7
叶万松,李德方,李国恩.
略论隋唐东都城遗址的考古收获与文物保护[J]
.考古与文物,1996(3):71-79.
被引量:4
8
马得志.
唐长安城安定坊发掘记[J]
.考古,1989(4):319-323.
被引量:8
9
李昕泽,任军.
里坊制度发展演变特点新论[J]
.建筑与文化,2014(3):94-95.
被引量:5
10
赵强,李喜萍,秦建明.
唐长安城发现坊里道路遗迹[J]
.考古与文物,1995(6):2-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张雯,赖子阳.
隋唐城市里坊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洛阳考古,2023(2):45-53.
2
郝思嘉.
唐宋时期街巷制取代里坊制的成因分析[J]
.山西建筑,2015,41(4):8-9.
被引量:1
3
张灿灿.
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演变特征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2019,0(10):34-35.
4
郝成龙.
里坊制下的唐长安城意象探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6):55-56.
被引量:1
5
占焕然.
从“坊”字词频词义谈中国里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
.建筑与文化,2019(3):198-20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侯天泽,钱琛.
西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对后世都城建设的影响探析——以唐长安城为例[J]
.美与时代(城市),2022(5):37-39.
被引量:2
2
许玮頔,王伟武.
中国古代公众参与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及当今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9):93-99.
3
夏秀敏,胡惟洁,周璟璟,吴珊珊,徐凡清.
当代语境下的宋韵文化园设计——以宁海十里红妆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3(3):224-227.
被引量:2
4
兰迪,高满君.
城市的网格秩序与身体性的社区空间——社区艺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差序化营造[J]
.建筑与文化,2023(5):86-89.
1
赵晓峰,刘佳,李磊.
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里坊制度探析[J]
.建筑与环境,2007,1(6):4-6.
2
王维坤.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14(1):73-110.
被引量:9
3
成一农.
里坊制及相关问题研究[J]
.中国史研究,2015(3):111-128.
被引量:10
4
牛润珍.
东魏北齐邺京里坊制度考[J]
.晋阳学刊,2009(6):81-85.
被引量:7
5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宿白教授的考古学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3):110-112.
被引量:1
6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J]
.中外文化交流,2015,0(12):66-68.
7
姜颖,宋金萍.
田单与田横[J]
.管子学刊,2005(2):35-40.
8
赵福如.
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浅识[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3):67-73.
被引量:2
9
张浏森.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试论司马迁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推崇与传承[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8):86-88.
被引量:2
10
冯兵.
隋唐时期里坊制、坊市制与“市”的变迁[J]
.学习与实践,2016(4):125-132.
被引量: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