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两个方面。就话语体式而言,鲁迅旧体诗中常见的戏仿、反语等修辞策略具有与杂文话语体式相似的"双声"特征和相似的运作机制;就结构方式而言,鲁迅的许多旧体诗与辩驳论说体杂文具有同构性。鲁迅旧体诗的杂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这个时期也是鲁迅杂文创作的高峰期,杂文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强势进入诗歌话语空间是鲁迅旧体诗杂文化倾向生成的直接原因。
作者
李遇春
魏耀武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8,共6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旧体诗词编年史稿>(13BZW116)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鲁迅
旧体诗
杂文化
话语体式
结构方式
言说主体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8
1
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M].长沙:岳麓书社,1999:276.
2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3
《鲁迅全集》第三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被引量:1
4
周海波.
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文学创作(下)[J]
.鲁迅研究月刊,2003(3):17-24.
被引量:3
5
赵宪章.
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3):101-109.
被引量:85
6
《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被引量:5
7
陆时雍.《诗镜总论》[A].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C].中华书局,1983年版..
被引量:19
8
《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1页.
被引量:3
9
鲁迅:《忽然想到(十)》,《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被引量:1
10
鲁迅:《340324致姚克》,《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1页.
被引量:16
2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 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5页,第177页.
被引量:11
3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34页.
被引量:4
4
.《坟·题记》[A]..《鲁迅全集》第1卷[C].,.第3-4页.
被引量:4
5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被引量:100
6
.《无声的中国》[A]..《鲁迅全集》4卷[C].,.13-14页.
被引量:5
7
巴赫金著 李兆林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24
8
唐纳德·巴塞尔姆.白雪公主(中译卡)[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9
克里斯蒂娃.符号学[A]..语意分析研究[M].Seuil出版社,1969..
被引量:1
10
詹姆逊 胡亚敏 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119
1
王东.
不止幽默:《我不是潘金莲》的“戏仿”修辞[J]
.文艺争鸣,2022(9):156-160.
2
董宏.
“形式”美学的探索者——赵宪章文学形式研究述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1):221-223.
3
吴平平.
中国近期动画动作设计的迪斯尼风格——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7(11):48-51.
被引量:2
4
王善科.
机械复制时代的小制作——《疯狂的石头》观感[J]
.电影评介,2006(22):31-32.
被引量:3
5
许红晴,杨奔.
网络语言的戏仿现象[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3):104-107.
6
付伟忠.
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60-61.
被引量:1
7
包兆会.
无厘头文化中喜剧的笑与中国式后现代[J]
.文艺争鸣,2006(2):92-97.
被引量:22
8
肖翠云.
文体形式与意义阐释——赵宪章的“形式美学”批评[J]
.东方丛刊,2006(3):255-265.
9
焦亚东.
当代西方互文性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批评学意义[J]
.重庆社会科学,2006(10):70-73.
被引量:10
10
丁国蓉.
“恶搞”风行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
.新闻界,2006(6):124-1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李德尧.
屈原情结与鲁迅的诗[J]
.鲁迅研究月刊,1995(1):28-33.
被引量:2
2
李玮.
五十年代沈从文的文学守望[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9):61-6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宁.
文体代偿:旧体诗之于鲁迅的特殊意义[J]
.新文学评论,2019,0(2):146-1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宁,曾昀.
论楹联与新闻文体的关系[J]
.文教资料,2023(24):10-13.
1
甘智钢.
论鲁迅小说中的杂文化倾向[J]
.中国文学研究,2007(1):80-82.
被引量:5
2
冯文坤.
女性主体与主体逾越——沈复《浮生六记》的女性主义释读[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52-56.
被引量:5
3
叶君.
欲超越而不得——浅论贾平凹笔下的“象”与“思”[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5(3):50-53.
4
王允琪.
从近体诗的诞生看外来文化的影响[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3):15-18.
5
谈小兰.
晚清翻译小说的文体演变及其文化阐释[J]
.明清小说研究,2004(3):190-200.
被引量:5
6
林斤澜.
山外青山[J]
.新世纪文学选刊,2008,0(2):24-25.
7
郑家建.
史传的叙事智慧与小说家的诗学情怀——《故事新编》新论(之三)[J]
.鲁迅研究月刊,1997(11):39-47.
8
五四文学研究要更新方法[J]
.文艺理论研究,1999(6):74-74.
9
张明.
铁依甫江新时期诗歌创作简论[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9(1):32-36.
10
卢晓辉.
郭祥正的诗歌创作与道教[J]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3):9-11.
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