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0年第7期24-25,共2页
Glob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同被引文献20
-
1赵世荣.研究所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与社会,1995(1):6-15. 被引量:2
-
2郭军灵,盛亚.美日德非营利科研机构管理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2004,25(5):116-121. 被引量:28
-
3田昭明.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1993,13(4):12-14. 被引量:2
-
4张冰.对科技经费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与管理,1993,13(2):32-33. 被引量:1
-
5关开澄.建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新机制的设想[J].科技管理研究,1994,14(3):28-30. 被引量:2
-
6郭碧坚.英国当前的科学研究管理[J].科研管理,1994,15(5):60-64. 被引量:6
-
7赵宪武.西方国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评介[J].军事经济研究,2006,27(9):79-80. 被引量:1
-
8. 被引量:1
-
9. 被引量:1
-
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3
-
1刘舸.关于高校科研经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对策[J].质量与市场,2022(5):181-183. 被引量:1
-
2方辉,胡斐,吴孟珠.标准成本法在科研课题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4):65-66.
-
3杜小军,张杰军.日本公共科研机构改革及对我国基地建设的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22(6):606-609. 被引量:21
-
4谢彤,李成,陈卫,吴珩,施嵘.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基金管理绩效[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6):115-119. 被引量:2
-
5周莹莹.我国科研项目及其价格确定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75-177. 被引量:6
-
6孔清霓,林洁梅.浅谈对完善课题制管理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2):56-57.
-
7黄建军,吴培红.课题制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体会[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49-150. 被引量:2
-
8康小明.政府对大学科研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6(11):30-36. 被引量:3
-
9石燕.国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比较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49-51. 被引量:25
-
10程忆军.课题制管理条件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难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8-9. 被引量:11
-
1李婷婷.以专业促效率,开启产学研深耕模式[J].中国禽业导刊,2014,0(15):54-55.
-
2林伟峰,丁海晖.试论专利信息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3):14-15. 被引量:14
-
3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生物中心[J].科学与管理,2009,29(4).
-
4丛日山,陈寅华,谢正侠,潘克厚.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间环节的作用、构建及运行[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5):50-54.
-
5刘建华.关于科研院所在转制过程中企业文化提升的理性思考[J].企业与文化,2008(1):45-46.
-
6冯锋,张淼,周琳慧.两阶段链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科技创新效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86-90. 被引量:3
-
7各地传真[J].科学新闻,2001(24):13-13.
-
8肖亮: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副总工、总工办主任[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35(3).
-
9坚持开放办所 科研开发双丰收[J].云南科技管理,2008,21(4):48-48.
-
10国家科技部专家组一行到神宁集团调研[J].西北煤炭,2008,6(2):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