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建和谐文化校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是文化的创造和传承场,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从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地方资源、师资队伍、学生社团、选修课程等几个方面作为切入口,关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进一步理清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作者
刘燕玲
机构地区
普洱学院教务处
出处
《普洱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1-56,共6页
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基金
校级课题<思茅师专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策略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晓莉.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刍议[J]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6-19.
被引量:12
2
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H}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3
范亚菲,董丁戈.
以人为本: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0):159-161.
被引量:18
4
林运清.
大学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之我见[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43-145.
被引量:15
5
董云川,张建新.
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83-8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刘旭.
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83-85.
被引量:50
2
[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台湾经验与启示[M].台湾: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出版.2002.
被引量:1
3
[5]A.Levine.A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San Francisco[M].Jossy-Bass Publishers,1978.
被引量:1
4
[6]金耀基.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之定性与定位[Z].台北:大学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进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1996.
被引量:1
5
侯惠勤,等.冲突与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被引量:2
6
王义遒.
大学的文化品位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J]
.中国大学教学,1999(6):15-16.
被引量:2
7
冒荣.
校园文化和大学的文化精神[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21-25.
被引量:22
8
程钢,徐葆耕.
大学课程的理想[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0):27-2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45
1
毛立刚,蓝廖国.
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3):10-12.
被引量:15
2
夏雨.
北京邮电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9-13.
被引量:3
3
张学文.
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使命的重新审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3-20.
被引量:31
4
刘竟成,车现红,游赟,高龙柱.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B12):151-153.
5
韩君.
和谐校园文化的运行机制及其本质探析[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4):84-86.
被引量:1
6
鲁健.
论大学生社团在职业素质培养中的功能[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58-59.
被引量:3
7
王宝玲.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的作用[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144-146.
被引量:5
8
刘廷辉.
论大学生社团的职业素质培养功能[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56-57.
被引量:4
9
朱尚锋.
浅谈大学生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
.科技信息,2009(11):121-121.
被引量:1
10
叶红辉,宁晨凯.
如何提高高校通识课程质量[J]
.文教资料,2009(15):239-240.
被引量:2
1
吴文英,周红玲,王婷.
高校跨文化管理中的文化冲突案例分析[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9):145-146.
被引量:3
2
杨聪聪.
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 建设文化校园[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9):102-103.
被引量:1
3
我院编撰的《徽派文化校园读本》正式出版发行[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1).
4
方仙来.
关于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6):56-58.
5
何燕燕.
非物质文化校园传承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0(11):220-220.
被引量:1
6
皮照兴,王洪志.
谈校园文化建设与建设文化校园[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61-62.
被引量:2
7
李虹.
浅谈城市广场文化的发展及作用[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2):165-166.
被引量:10
8
曲蓉蓉.
高职院校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建设路径研究——基于CIS战略的视角[J]
.学理论,2015(1):224-225.
被引量:2
9
杨舒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校选修课程开发探究——以河南省为例[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5(4):142-144.
被引量:2
10
吴小英,张亚兰,楼威.
文化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廉政文化创新[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6):36-39.
被引量:1
普洱学院学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